汉字: 䵷
拼音: [wā]
注音: ㄨㄚ
部首: [黽] 黾字旁
笔画: 18 部外:6
异体字: 蛙 鼃 ?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扩展A U+4D77
其它编码: 五笔:ffxg 仓颉:ggrxu 郑码:bbwx 四角:47117
笔顺编码: 121121251251115151
笔顺笔画: 一丨一一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フ一フ一
䵷【亥集下】【黽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正韻》?古文蛙字。《說文》蝦蟇也。《玉篇》䵷同鼃。《釋名》鼃蟈,長股也。顏師古曰:䵷似鰕蟇而小,長脚。《爾雅·釋魚疏》陶註本草云:一種小形善鳴,喚名爲䵷者,卽郭璞云靑蛙者也。後脚長,故善躍。大其聲,則曰䵷。小其聲,則曰蛤。《周禮·秋官》蟈氏掌去䵷黽。
又淫聲曰䵷聲。班固曰:淫䵷不可聽者,非韶夏之樂也。《前漢·王莽傳贊》紫色䵷聲。《註》䵷者,樂之淫聲。
又始也。《廣雅》鼃,始也。
又《廣韻》戸媧切《集韻》胡瓜切,?音華。義同。
鼃【卷十三】【黽部】
蝦蟇也。从?圭聲。烏媧切〖注〗䵷,古文蛙,同鼃。
(鼃)蝦蟆屬。屬各本作也。今依韵會九佳所據小徐本正。廣韵同。蝦蟆見虫部。蝦蟆與詹諸小別。鼃則與蝦蟆大別。而其形相似。故言屬而別見。漢書武帝紀。元鼎五年。鼃、蝦蟆鬬。是可知其別矣。鼃者、周禮所謂蟈。今南人所謂水雞。亦曰田雞。鼃蛤皆其鳴聲也。故宋人詩多云吠蛤。亦云蛙聲閤閤。从黽。圭聲。烏媧切。古音十六部。按當音乖。字亦作䵷、作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