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䶀
拼音: [tà]
注音: ㄊㄚˋ
部首: [鼓] 鼓字旁
笔画: 19 部外:6
异体字: 鞜 ? 鞳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 扩展A U+4D80
其它编码: 五笔:fkuk 仓颉:geomr 郑码:bjaj 四角:44601
笔顺编码: 1212514311254341251
笔顺笔画: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ノ丶一丨フ一
䶀【亥集下】【鼓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鞈《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說文》鼓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䶀。
又《廣韻》苦盍切,音榼。鼓聲䶀䶀也。
又《廣韻》他合切《集韻》托合切,?音錔。《集韻》鏜鞈,鐘鼓聲。
又《集韻》渴合切,音佮。義同。
䶀【卷五】【鼓部】
鼓聲也。从鼓合聲。鞈,古文䶀从革。徒合切
(䶀)鼙聲也。鼙各本誤作?。今正。司馬法曰。鼙聲不過闒。音義曰。闒吐臘反。劉湯荅反。闒卽䶀字也。投壷音義曰。○、鄭呼爲鼙也。其聲下。其音榻榻然。榻音吐臘反。榻亦卽䶀也。史記上林賦。鏗鎗鏜䶀。漢書、文選作闛鞈。郭璞曰。闛鞈、?音也。此渾言之耳。鼙亦?也。淮南兵略訓。若聲之與響。若鏜之與鞈。高注。鏜鞈、?鼙聲。此謂鏜、?聲。鞈、鼙聲也。从?。合聲。徒合切。七部。按當依釋文吐臘反。
(鞈)古文䶀。从革。按革部有此字。別爲訓。後人誤移此增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