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丄字的意思

丄
拼音shàng
注音ㄕㄤˋ
部首一部
总笔画2画 结构上下
笔顺丨一统一码4E04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àng(ㄕㄤˋ)

⒈  古同“上”。

English

above

丄(繁体字:丄)   拼音: shàng  注音:ㄕㄤˋ   异体字:

部首:一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2画  康熙字典:丄(2画)

简体部首:一部   部外笔画:1画   总笔画: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丨 一”

繁体部首: 一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高贵,优雅,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HGD   仓颉:LM   郑码:IAVV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0100

统一码:4e04   笔顺编号: 21   笔顺读写:竖横   丄的笔顺 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shàng][《廣韻》時亮切,去漾,禪。]亦作“丄1”。亦作“仩1”。
(1)位置在高处。
(2)指物体的上部。
(3)上位;社会的最高层。
(4)上天;天帝。
(5)君主;皇帝。
(6)泛指尊长。
(7)时间或次序在前。
(8)等第高或品质良好。
(9)犹正,主要意义。
(10)指事情向某方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11)中国古代乐谱用来记写七音的七种记音符号之一。历代各地所用记音之字互有出入,常见者依次为“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
(1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13)用在名词后。表示江河的边侧。
(14)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
(15)用在名词后。表示某种缘故。
(16)用在名词后。表示事物的某一个方面。
(17)丰足。
(18)起初。
(19)远;久远。
(20)广大。
(21)通“尚”。还得;尚且。
(22)通“尚”。崇尚;看重。
(23)通“尚”。匹配。多用于娶皇家女子为妻。
(24)通“常”。下身的衣服。
(25)姓。元有上都。见《元史·忠义传三》。[②][shàng][《廣韻》時掌切,上養,禪。]亦作“仩2”。
(1)升起;由低处到高处。
(2)上报;呈报。
(3)奉献;送上。
(4)上缴;交纳。
(5)凌驾;欺凌。
(6)超过;超出。
(7)增加;添补。参见“上2下”。
(8)施加;施用。
(9)前进;进行。
(10)去;到。
(11)到任;就职。
(12)当值。
(13)放到;放进。
(14)达到。
(15)陷入,遭受。
(16)合符。
(17)登台;出场。
(18)演出。
(19)登载。
(20)教授;学习。
(21)燃点。
(22)拧紧。
(23)安装。
(24)缝缀。
(25)敬辞。犹进用。
(26)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或结果等。[③][shǎng][《廣韻》時掌切,上養,禪。]汉语声调之一,即上声。

康熙字典

【集韻】上,古作丄。註詳二畫。

说文解字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从丄。上:篆文丄。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从丄。上,篆文丄。時掌切〖注〗二,古文。

()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故帝下㫄下示下皆云从古文上,可以證古文本作,篆作丄,各本誤以丄爲古文,則不得不改篆文之上爲,而用上爲部首,使下文从之字皆無所統,示次於之恉亦晦矣。今正丄爲,爲丄,觀者勿疑怪可也。凡說文一書,以小篆爲質,必先舉小篆,後言古文作某。此獨先舉古文後言小篆作某,變例也。以其屬皆从古文上,不从小篆上,故出變例而別白言之。指事也。凡指事之文絕少,故顯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爲指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實有其物,日月是也。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天地爲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爲事。之屬皆从。時掌時亮二切。古音第十部。

(丄)篆文上。謂李斯小篆也。今各本篆作,後人所改。

英语翻译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