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与字的意思

与
拼音yǔ yù yú
注音ㄩˇ ㄩˋ ㄩˊ
部首一部
总笔画3画 结构单一
笔顺一フ一统一码4E0E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与(與)yǔ(ㄩˇ)

⒈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⒉  给:赠与。与人方便。

⒊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⒋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⒌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其他字义

与(與)yù(ㄩˋ)

⒈  参加:参与。与会。

其他字义

与(與)yú(ㄩˊ)

⒈  同“欤”。

汉英互译

and、attend、get along with、give、help、offer、take part in、wi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nd; with; to; for; give, grant

详细解释

(1)

(2) ” [same as “”]

?——《

(3) yǔ;yù

(1) (,“西。“”,( ),)

(2) [give grant;offer]

”。——《

。——《·

(3)

。——·

。——·

。—— ·

(4) ();();便(贿贿);(使)

(5) [get along with;be friendly with]

。——《·》。:“。”

。——《·》。

(6) ()

(7) [reward]

》《。——《

(8)

(9) [help]

。——《·》。:“。”

。—— ·

(10) ();()

(11) [follow]

。——《

(12) ();();()

(13) [conform with]。();();()

(14) [wait]

?——《·

(15)

(16) [permit]

:“退。”——《

(17) ()

(18) [pay]

。——《

(19)

(20) [be friend with]

。——《

(1) [clique]

。——《

。——《

。——《

(2) [allied country]

。——《

(3) ()

(4) [kind]

。——《

(1) [with;to]

。——《·

。——《·

。——·

寿。——·

(2)

(3) [for]。

(4) [from]。

(5) [to]

。——·

<>

[and]。

(1)

?——《·

?——《·

?——《·

。——《·

(2) yú;yù

(1) [take part in]

。——《·

怀。——《·

。(。)——《·

(2) yú;yǔ

与(繁体字:與)   拼音: yǔ,yù,yú  注音:ㄩˇ ㄩˋ ㄩˊ   异体字:

部首:一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3画  康熙字典:与(4画)

简体部首:一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3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一(与) 一”

繁体部首: 一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友善、随和、欣赏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GNGD   仓颉:YSM   郑码:AZA   中文电码:5280   区位码: 5175   四角号码: 21127

统一码:4e0e   笔顺编号: 151   笔顺读写:横折横   与的笔顺 一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yǔ][《廣韻》余吕切,上語,以。]“与1”的繁体字。
(1)给予。
(2)奖赏。
(3)交付,偿还。
(4)帮助;援助。
(5)同盟者;党与。
(6)亲附;陪从。
(7)随着,依照。
(8)称赞;赞扬。
(9)允许,许可。
(10)对付。
(11)当;敌。
(12)使。
(13)用。
(14)谓;叫做。
(15)为,是。
(16)制作。
(17)数,计算。
(18)等待。
(19)比得上。
(20)如同,好象。
(21)犹其。
(22)介词。同,跟。
(23)介词。以。
(24)介词。替。
(25)介词。把;将。
(26)介词。被。
(27)介词。于;在。
(28)介词。向。
(29)介词。从;由。
(30)连词。和;及。
(31)连词。与其。
(32)连词。如果,假如。
(33)通“舉”。举动;举止。
(34)通“舉”。记录;登记。
(35)通“舉”。推举;选举。参见“與能”。
(36)通“舉”。高举,腾起。
(37)通“舉”。皆;全部。
(38)通“予”。仇视;憎恨。[②][yù][《廣韻》羊洳切,去御,以。]“与2”的繁体字。
(1)参与。
(2)在其中。
(3)干预。
(4)通“預”。预先,事先。
(5)通“豫”。迟疑。
(6)通“豫”。喜悦。[③][yú][《廣韻》以諸切,平魚,以。]“与3”的繁体字。
(1)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
(2)语气词。表感叹。
(3)助词。表句中停顿。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又【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又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又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又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又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又和也。【戰國策】內?不與,外敵不可拒。【註】?猶亂,與猶和也。 
又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又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又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又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又【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又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又姓。
又【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又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又【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又【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又【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又【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又【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又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又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又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
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说文解字

賜予也。一勺爲与。此与與同。

賜予也。一勺爲与。此与與同。余呂切 文二

(与)賜予也。賜,予也。予,推予歬人也。一勺爲与。下从勺。一者,推而予之。余吕切。五部。此與予同意。大徐作此与與同,小徐作此卽與同。惟小徐袪妄内作與予皆同,近是。今正。以一推勺,猶以亅推予也,故曰同意。與,攩與也。从舁。義取舉,不同与也。今俗以與代与,與行而与廢矣。

英语翻译

and; with; to; for; give, grant

与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动>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
②<动>结交;交好。《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
④<动>通“举”。整个;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连>和。《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
⑥<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
⑦<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京邑,不足为异。”
⑧<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裹头。”

①<动>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也。”
②<动>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师。”

<助>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 br> 【与国】友好的国家。
【与手】施毒手杀之。

带"与"字的组词

一与一 、一般与个别 、上知与下愚不移 、不与 、不中相与 、不足与谋 、与…无宁 、与与 、与世俯仰 、与世偃仰 、与世推移 、与世无争 、与世沈浮 、与世沉浮 、与世浮沉 、与世长辞 、与世隔绝 、与世靡争 、与人 、与人为善 、与人方便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与众不同 、与会 、与共 、与其 、与助 、与受同科 、与古为徒 、与同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与君周旋 、与否 、与告 、与国 、与地 、与天 、与天地同休 、与天地同寿 、与夺 、与妻书 、与子同袍 、与存 、与属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徒 、与手 、与日俱增 、与日俱新 、与日月争光 、与日月齐光 、与时 、与时俯仰 、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 、与时推移 、与时浮沉 、与时消息 、与期 、与民休息

带"与"字的成语

不足与谋 、与世俯仰 、与世偃仰 、与世推移 、与世无争 、与世沉浮 、与世浮沉 、与世长辞 、与世隔绝 、与世靡争 、与人为善 、与人方便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与众不同 、与受同科 、与古为徒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与君周旋 、与天地同休 、与天地同寿 、与日俱增 、与日俱新 、与日月争光 、与日月齐光 、与时俯仰 、与时偕行 、与时推移 、与时消息 、与民休息 、与民同乐 、与民同忧 、与民更始 、与民除害 、与物无忤 、与物无竞 、与狐谋皮 、与草木俱朽 、与草木同腐 、与虎添翼 、与虎谋皮 、与鬼为邻 、丰取刻与 、习与性成 、事与原违 、事与心违 、事与愿违 、人取我与 、休戚与共 、卵与石斗 、吾谁与归 、咸与惟新 、咸与维新 、善与人交 、多许少与 、大莫与京 、天与人归 、孤立寡与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安危与共 、实与有力

《与》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与…无宁 、与世俯仰 、与世偃仰 、与世推移 、与世沈浮 、与世隔绝 、与人为善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与受同科 、与日俱增 、与日俱新 、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 、与时推移 、与民休息 、与民同乐 、与物无忤 、与物无竞 、与璠 、与虎添翼

《与》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一与一 、一般与个别 、不足与谋 、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主体与客体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观与客观 、乌鸦与麻雀 、习与性成 、事与原违 、事与心违 、事与愿违 、休戚与共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傲慢与偏见 、全局与局部 、共性与个性 、具体与抽象 、内因与外因 、内容与形式 、击其犹犹,陵其与与 、分化与整合 、分析与综合 、动机与效果 、卵与石斗 、原因与结果 、取与不和 、可分与不可分 、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逆与不可逆 、吸引与排斥 、吾谁与归 、命与仇谋 、咸与惟新 、咸与维新 、国家与革命 、国王与王后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大莫与京 、天与人归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守恒与不守恒 、安危与共 、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实与华违 、实与有力 、对称与非对称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岁不与我 、必然与自由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患难与共 、战争与和平 、支与流裔 、整体与部分 、无与为比 、无与伦比 、无与比伦 、时间与空间 、明月与砾同囊 、曾无与二 、有序与无序 、有限与无限 、本质与现象 、杨乃武与凶菜 、杨乃武与小白菜 、根据与条件 、梁山伯与祝英台 、淫淫与与 、父与子 、物与民胞 、王贵与李香香 、珠郎与娘美 、甘苦与共 、生杀与夺 、男不与女斗 、男不与妇敌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相与一口 、相与为一 、相对与绝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祸与福临 、祸与福邻 、祸福与共 、福与天齐 、竖子不足与谋 、笑与抃会 、箪食与饿 、红与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罪与罚 、羞与为伍 、羞与哙伍 、老人与海 、耻与哙伍 、莫之与京 、莫神与天,莫富于地 、虚与委蛇 、褒贬与夺 、言与心违 、警察与赞美诗 、诉讼参与人 、赠与税 、选贤与能 、阴谋与爱情 、鱼与熊掌 、鸱与鹓雏 、鸿鹄与鸡

《与》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丰取刻与 、也与 、交与 、亲与 、人取我与 、付与 、优与 、何与 、侵与 、俦与 、俵与 、借与 、储与 、党与 、关与 、其与 、击其犹犹,陵其与与 、分与 、参与 、取与 、右与 、合与 、嘉与 、增与 、多许少与 、夷与 、孤立寡与 、孰与 、寄与 、寡与 、将夺固与 、岁不我与 、巽与 、常与 、干与 、弗与 、徒与 、微与 、心与 、所与 、扶与 、把与 、授与 、推与 、推诚相与 、揣与 、敌与 、敷与 、施与 、旉与 、无与 、日不我与 、时不我与 、易与 、民胞物与 、没与 、淫淫与与 、溶与 、漫与 、犹与 、猗与 、目挑心与 、目窕心与 、相与 、眷与 、称与 、给与 、老相与 、胞与 、色授魂与 、行与 、裁与 、让与 、许与 、课与 、谩与 、赐与 、赠与 、辄与 、过与 、酸与 、锡与 、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