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亂字的意思

亂
拼音luàn
注音ㄌㄨㄢˋ
部首乚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ノ丶丶ノフ丶丨フフ丶フ丶フ统一码4E8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uàn(ㄌㄨㄢˋ)

⒈  “乱”的繁体字。

⒉  無條理秩序的。如:“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

⒊  煩雜、不安寧。如:“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

⒋  動盪、不安定。如:“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⒌  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⒍  叛變、造反的行為。如:“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

⒎  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⒏  混淆。如:“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

⒐  破壞、改變。如:“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

⒑  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

⒒  任意、隨便。如:“亂來”、“亂跑”、“亂說話”。

⒓  很、非常。如:“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English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create chaos, revolt

亂(繁体字:乱)   拼音: luàn  注音:ㄌㄨㄢˋ   异体字:乱乿灓釠

部首:乚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亂(13画)

简体部首:乚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亂音() 乙”

繁体部首: 乚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温柔,温柔,高贵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CMN   仓颉:BBU   郑码:PVLZ   中文电码:0052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2210

统一码:4e82   笔顺编号: 3443542554545   笔顺读写:撇捺捺撇折捺竖折折捺折捺折   亂的笔顺 ノ丶丶ノフ丶丨フフ丶フ丶フ

汉语大字典

[①][luàn][《廣韻》郎段切,去换,來。]亦作“乿2”。“乱1”的繁体字。
(1)无秩序;混乱。
(2)叛乱;动乱。
(3)淫乱。
(4)昏乱;迷乱。
(5)横暴无道。
(6)危害;祸害。
(7)败坏;扰乱。
(8)混杂;混淆。
(9)弥漫。
(10)纷繁。
(11)随便;任意。
(12)治理。
(13)横渡。
(14)过;至。
(15)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
(16)指末尾的演奏或吟唱。
(17)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话。
(18)乱弹的省称。指京剧。
(19)通“率”,大抵。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
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考證:〔【周禮·秋官】司虣掌憲布之禁令。〕 謹照原書秋官改地官。憲布改憲巿。

说文解字

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

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郎段切

(亂)不治也。从乙。乙,治之也。各本作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文理不可通。今更正。亂本訓不治,不治則欲其治,故其字从乙。乙以治之,謂詘者之也。轉注之法。乃訓亂爲治,如武王曰予有亂十人是也。,不治也。幺子相亂,治之也。文法正同。亦爲後人改竄不可讀。郎段切。十四部。

英语翻译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create chaos, revolt

带"亂"字的组词

安史之亂 、惑亂 、手忙脚亂 、撥亂反正 、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