亷(繁体字:亷) 拼音: pán 注音:ㄌ一ㄢˊ 异体字:廉
部首:亠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亷(13画)
简体部首:亠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产 八(兼)”
繁体部首: 亠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敏锐,时尚,聪颖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UTVO 仓颉:YHXC 郑码:SUMX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0237
统一码:4eb7 笔顺编号: 4143135112234 笔顺读写:捺横捺撇横撇折横横竖竖撇捺 亷的笔顺 丶一丶ノ一ノフ一一丨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lián][《廣韻》力鹽切,平鹽,來。]亦作“亷1”。亦作“槏3”。“覝1”的今字。
(1)侧边。
(2)狭窄。
(3)棱角。亦指物体露出棱角;有棱角。
(4)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
(5)收敛。
(6)引申为逊让。
(7)不苟取,不贪。
(8)节俭;节省。
(9)少。
(10)指细小。参见“廉苫”。
(11)低廉,便宜。
(12)清,清亮。参见“廉均”、“廉制”。
(13)通“熑”。断裂。
(14)通“覝”。考察,查访。
(15)通“磏”。参见“廉監”。
(16)清朝官员除正俸外,别有养廉银,简称为“廉”。
(17)古算术开方法术语,边为廉。
(18)姓。战国赵有廉颇。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文〕磏槏【唐韻】力兼切【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音匳。【說文】仄也。【儀禮·鄕飮酒禮】設席於堂廉東上。【註】側邊曰廉。【前漢·賈誼傳】廉遠地則堂高。【註】廉,側隅也。
又【釋名】斂也,自檢斂也。
又【玉篇】淸也。【廣韻】儉也。【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註】旣斷以六事,
又以廉爲本。【疏】廉者,潔不濫濁也。
又【玉篇】棱也。【書·臯陶謨】而廉。【傳】性大而有廉隅。【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察也。【後漢·魯恭傳】袁安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
又【通典】官制有廉訪使廉使。【正字通】今稱臬司。
又嚴利也。【禮·月令】其器廉以深。【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紾而搏廉。【註】廉,嚴利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廉縣。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廉州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
又姓。【史記·廉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又飛廉,漢宮名。【前漢·武帝紀】作長安飛廉館。【註】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庂也。从广兼聲。
庂也。从广兼聲。力兼切
(廉)仄也。此與廣爲對文。謂偪仄也。廉之言斂也。堂之邊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邊皆如其高。賈子曰廉遠地則堂高、廉近地則堂卑是也。堂邊有隅有棱。故曰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伸之爲淸也、儉也、嚴利也。許以仄晐之。仄者、圻咢陖陗之謂。今之筭法謂邊曰廉。謂角曰隅。从广。兼聲。力兼切。七部。
upright, honorable, ho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