凷(繁体字:凷) 拼音: kuài 注音:ㄎㄨㄞˋ 异体字:塊由
部首: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5画 康熙字典:凷(5画)
简体部首:凵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5画 造字法:
繁体部首: 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可爱,独立,儒雅之意 字体结构:下包围
五笔:FBK 仓颉:UG 郑码:BZI 中文电码:042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2770
统一码:51f7 笔顺编号: 12152 笔顺读写:横竖横折竖 凷的笔顺 一丨一フ丨
汉语大字典
暂无汉字
(凷)的汉语大字典的解释
【唐韻】苦對切【集韻】苦會切,?音塊。【說文】墣也。从土凵。【集韻】土也。【前漢·律歷志】野人舉凷而與之。【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凷所能防。【韻會】今作塊。【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
又作蕢。【禮·禮運】蕢桴而土鼓。【註】蕢讀爲凷,堛也。【集韻】或作墤。
又【集韻】苦怪切【正韻】苦夬切,?音蒯。義同。
又?。
墣也。从土,一屈象形。塊:凷或从鬼。
墣也。从土,一屈象形。塊,凷或从鬼。苦對切
(凷)墣也。是曰轉注。喪服傳曰:寢苫枕。从土凵。凵屈象形。小徐本如是。屈者,無尾也。
之形略方,而體似無尾者,故从土而象其形。苦對切。十五部。
(塊)俗凷字。依爾雅釋文。
dirt clod; 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