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凾字的意思

凾
拼音hán
注音ㄏㄢˊ
部首凵部
总笔画9画 结构下三包围
笔顺フ丨丨フ一フ丶フ丨统一码51FE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⒈  古同“函”。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凾(繁体字:凾)   拼音: hán  注音:ㄏㄢˊ   异体字:

部首: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凾(9画)

简体部首:凵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了 凵”

繁体部首: 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温柔,清纯,可爱之意   字体结构:下包围

五笔:BKCB   仓颉:UNRE   郑码:YJXZ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17772

统一码:51fe   笔顺编号: 522515452   笔顺读写:折竖竖折横折捺折竖   凾的笔顺 フ丨丨フ一フ丶フ丨

汉语大字典

[①][hán][《廣韻》胡男切,平覃,匣。][《廣韻》胡讒切,平咸,匣。]亦作“凾1”。亦作“圅1”。“椷2”的被通假字。亦作“肣1”。
(1)包含;容纳。
(2)铠甲。
(3)造甲的人。
(4)喻密布周围,形成保卫圈。
(5)匣子;封套。
(6)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7)书信。
(8)致函;去信。
(9)犹今之涵洞。
(10)函谷关的省称。

康熙字典

【韻會】函別作凾,非。

说文解字

舌也。象形。舌體?。?从?,?亦聲。肣:俗圅从肉、今。

舌也。象形。舌體亦聲。肣,俗圅从肉、今。胡男切

(圅)舌也。舌在口,所以言別味也。圅之言含也,含於口中也。按大雅毛傳曰:臄者,圅也。通俗文云:口上曰臄,口下曰圅。毛、服之圅皆卽說文之字。,頤也,故服云口下,毛則渾言之,口上口下不分耳。陸氏音義引許圅舌也之云以釋毛,去之遠矣。許圅與各字各義。毛、服用圅爲,圅借爲含,如席閒圅丈,圅人爲甲是也。周頌:實圅斯活。傳曰:圅,含也。謂叚借也。舌體㔾㔾。从㔾。舌有莖而如荂蕾,故从㔾。象形。二字各本誤在舌體上,今正。謂象舌輪郭及文理也。小徐云:說文篆如此。李陽冰非之,謂當作函。按如李說,易與臽混。今廣韵圅函別爲二字,則更非矣。㔾亦聲。胡男切。七部。

(肣)俗圅,从肉今。大雅音義引說文云:圅,舌也。又云:口裏肉也。按口裏肉也四字當在此下,釋从肉之意也。从今者,今聲也。

英语翻译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