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吁字的意思

吁
拼音xū yù
注音ㄒㄨ ㄩˋ
部首口部
总笔画6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丨フ一一一丨统一码5401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ū(ㄒㄨ)

⒈  叹息:长吁短叹。

⒉  叹词,表示惊疑:吁,是何言欤?

其他字义

吁(籲)yù(ㄩˋ)

⒈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吁。吁天(呼天诉苦)。

汉英互译

appeal、sigh

造字法

形声:从口、于声

English

interjection 'Alas!'; to sigh

吁(繁体字:籲)   拼音: xū,yù  注音:ㄒㄨ ㄩˋ   异体字:䏏訏籲龥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6画  康熙字典:吁(6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6画   造字法:形声:从口、于声 可拆字为“口 于”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财富,自信,儒雅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GFH   仓颉:RMD   郑码:JAD   中文电码:0675   区位码: 5185   四角号码: 61040

统一码:5401   笔顺编号: 251112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横竖   吁的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xū][《廣韻》况于切,平虞,曉。][《廣韻》王遇切,去遇,云。]“呼3”的被通假字。
(1)叹词。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2)叹息;赞叹。
(3)忧愁。
(4)惊,惊动。
(5)吐。
(6)自得貌。参见“吁吁”。[②][yū]喝止牲口声。[③][yù]“1”的简化字。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

说文解字

驚也。从口于聲。

驚也。从口于聲。況于切

(吁)驚也。从口。亏聲。況于切。五部。按此篆當刪。說見亏部。

(吁)驚語也。吕㓝。王曰吁來。按亏有大義。故从亏之字多訓大者。芋下云。大葉實根駭人。?訓驚語。故从亏口。亏者驚意。此篆重以亏會意。故不入口部。如句丩屬字之例。後人又於口部增吁。解云驚也。宜刪。从口亏。亏亦聲。況于切。五部。

英语翻译

interjection'Alas!'; to sigh

吁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动>叹息;叹气。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五十六》:“怀宝空长~。”
②<叹>表示惊疑、惊叹。《史记•蔡泽传》:“~!君何见之晚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可惜哉!”

带"吁"字的组词

叹吁 、吁俊 、吁俞 、吁号 、吁叹 、吁吁 、吁吸 、吁告 、吁呼 、吁咈 、吁咈都俞 、吁唏 、吁嗟 、吁嘅 、吁嘘 、吁嘻 、吁地呼天 、吁天 、吁天呼地 、吁怪 、吁恳 、吁气 、吁求 、吁然 、吁猷 、吁留 、吁祷 、吁策 、吁荼 、吁请 、吁谋 、吁谟 、吁骇 、吹吁 、呀吁 、呴吁 、呼吁 、呼天吁地 、咍吁 、哀吁 、喘吁 、喘吁吁 、嗟吁 、嘻吁 、噫吁哉 、噫吁唏 、噫吁嘻 、噫吁嚱 、噫吁戏 、噫嘻吁 、局地吁天 、惊吁 、欷吁 、歔吁 、气吁吁 、气喘吁吁 、氣喘吁吁 、留吁 、短叹长吁 、覃吁

带"吁"字的成语

吁咈都俞 、吁天呼地 、呼天吁地 、局地吁天 、气喘吁吁 、短叹长吁 、都俞吁咈 、长吁短叹 、长吁短气

《吁》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吁俊 、吁俞 、吁号 、吁叹 、吁吁 、吁吸 、吁告 、吁呼 、吁咈 、吁咈都俞 、吁唏 、吁嗟 、吁嘅 、吁嘘 、吁嘻 、吁地呼天 、吁天 、吁天呼地 、吁怪 、吁恳 、吁气 、吁求 、吁然 、吁猷 、吁留 、吁祷 、吁策 、吁荼 、吁请 、吁谋 、吁谟 、吁骇

《吁》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呼天吁地 、喘吁吁 、噫吁哉 、噫吁唏 、噫吁嘻 、噫吁嚱 、局地吁天 、气吁吁 、气喘吁吁 、短吁长叹 、询吁之乐 、都俞吁咈 、长吁短叹 、长吁短气

《吁》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叹吁 、吁吁 、吹吁 、呀吁 、呴吁 、呼吁 、咍吁 、哀吁 、喘吁 、喘吁吁 、嗟吁 、嘻吁 、噫嘻吁 、惊吁 、欷吁 、歔吁 、气吁吁 、气喘吁吁 、留吁 、短叹长吁 、覃吁 、长吁 、骇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