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形〉
(2) 〈方〉∶同本义 [exaggerative;boastful;big words]
(5) 在温室中生长的,人工培育的 [hothouse]。如:唐花;唐窖
(6) 空;徒然 [in vain;for nothing;to no avail]。如:唐捐(虚耗;废弃;落空);唐劳(白白地劳动);唐丧(徒劳)
◎ 唐
〈名〉
(2) 公元 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次年隋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都长安。 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如:唐巾(唐代皇帝所戴的一种便帽,后土人亦常戴此种帽子);唐体(唐诗的体式风格);唐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唐明皇(即唐玄宗);唐帽(唐巾。唐代帝王的一种便帽。后来士人多用);唐三藏(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唐家(唐朝)
(4) 又如:唐年(唐尧时代。借称太平盛世);唐风(唐尧的遗风);唐许(唐尧许由的并称);唐尧(古帝名。帝喾之子。初封于陶,号陶唐氏)
(5) 五代之一。公元 923年,李存勖继后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也简称唐,历四帝,十三年, 936年禅位后晋
(6)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 937年李升于金陵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共历三帝,三十九年。 975年,为宋所灭
(9) 周所建,姬姓,在今湖北省隋县镇,公元前505年为楚所灭
(10) 中国 [China]。唐盛时,声誉播及边疆与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如:唐人(中国人;唐代人);唐人街(外国有些城市中,华侨聚居的街或区域称为“唐人街”)
(11) 古代庙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road inside temple]
(13) 姓
唐(繁体字:唐) 拼音: táng 注音:ㄊㄤˊ 异体字:啺塘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唐(10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广 口”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繁荣、富贵、兴旺发之意 字体结构:半包围
五笔:YVHK 仓颉:ILR 郑码:TGXJ 中文电码:0781 区位码: 4438 四角号码: 00265
统一码:5510 笔顺编号: 4135112251 笔顺读写:捺横撇折横横竖竖折横 唐的笔顺 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táng][《廣韻》徒郎切,平唐,定。]“啺1”的今字。
(1)本义为大言,引申为大,广大;浩荡。
(2)空;虚。
(3)引申为徒然,白白地。
(4)亡失;丢失。参见“唐子”。
(5)庭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
(6)通“場”。见“唐圃”、“唐園”。
(7)通“塘”。堤。
(8)通“塘”。池。
(9)草名。即菟丝子。亦称“蒙”。
(10)通“螗”。
(11)通“煻”。烘焙。见“唐花”、“唐窖”。
(12)朝代名。传说尧所建。即陶唐。
(13)朝代名。李渊及其子李世民所建(公元618-907年)。
(14)朝代名。李存勗所建。五代之一。史称後唐(公元923-936年)。
(15)朝代名。李昪所建。五代时十国之一。史称南唐(公元937-975年)。
(16)西周诸侯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有古唐城。
(17)唐盛时,声誉播及边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
(18)姓。传为唐尧氏之後。见《通志·氏族二》。
〔古文〕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郎切,音堂。【說文】大言也。从口庚聲。【莊子·天下篇】荒唐之言。
又【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瑉玉旁唐。【註】郭璞云:旁唐,盤薄。
又國名。【玉篇】堯稱唐者蕩蕩,道德至大之貌。【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疏】韋昭云: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也。○按書傳皆言堯以唐侯升爲天子,不言封於陶唐。陶唐二字,或共爲地名,未必如昭言也。
又【詩·唐風疏】唐者,成王母弟叔虞所封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
又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中山國唐縣。【註】故堯國也,唐水在西。【詩·唐風疏】皇甫謐曰: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後徙晉陽,及爲天子,都平陽,於詩爲唐國,則唐國爲平陽也。
又魯地。【春秋·隱二年】公及戎盟于唐。【註】高平方輿縣北有武唐亭。
又【戰國策】左濟右天唐。【註】謂高唐。【前漢·地理志】平原郡高唐。【註】桑欽言,漯水所出也。
又【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註】韋昭曰:在南郡。
又【地理志】會稽郡錢唐。【註】武林水所出。
又【後漢·光武紀】進屠唐子鄉。【註】唐子鄉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南。【廣韻】唐州,楚地。戰國時屬晉,後入於韓,秦屬南陽郡,後魏爲淮州,隋爲顯州,貞觀攺爲唐州,因唐城山爲名。
又姓。【廣韻】唐堯之後,子孫氏焉。【史記·秦本紀】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爲唐太后。
又【屈原傳】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又唐山,複姓。【前漢·禮樂志】高祖唐山夫人。
又【詩·?風】中唐有甓。【傳】中,中庭也。唐,堂途也。【疏】爾雅釋宮云:廟中路謂之唐,堂途謂之?。李巡曰:唐,廟中路名。孫炎引詩中唐有甓。堂途,堂下至門之徑也。然則唐之與?,廟庭之異名耳,其實一也。故云:唐,堂途也。【周語】陂唐汚庳,以鍾其美。【註】唐,俗本作塘。【說文】無塘字。【莊子·徐無鬼】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註】唐子者,堂途給使令之人,猶周禮云門子耳。
又草名。【詩·鄘風】爰采唐矣。【傳】唐,蒙菜名。【爾雅·釋草】唐蒙,女蘿。女蘿,菟絲。
又弓名。【周禮·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
又叶徒紅切,音同。【歐陽修·楊諫議銘】震官太尉,四世以公。於陵正直,僕射於唐。考證:〔【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註】韋昭曰:南郡。〕 謹照原文南郡上增在字。
大言也。从口庚聲。啺:古文唐从口[?]、昜。
大言也。从口庚聲。啺,古文唐从口昜。徒郎切〖注〗、
,亦古文唐。
(唐)大言也。引伸爲大也。如說尙書者云。唐之爲言蕩蕩也。見論衡。又爲空也。如梵書云。福不唐捐。凡陂塘字古皆作唐。取虚而多受之意。部曰。隄、唐也。从口。庚聲。徒郎切。十部。
(啺)古文唐。从口昜。亦形聲。
Tang dynasty; Chinese
táng
①<名>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有甓。”
②<形>广大。扬雄《甘泉赋》:“平原~其坛曼兮。”
③<形>空。王安石《再月前韵寄蔡天启》诗:“昔功恐~捐。”
④周代诸侯国,后改叫“晋”。
⑤朝代名。⒈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君主是尧。⒉公元618—907年,第一代君主是李渊,都市城在长安。⒊公元923—907年,五代之一,又称“后唐”,第一代君主是李勖。
三唐 、上唐梯 、两唐 、中唐 、云雨高唐 、仓唐 、伊克唐阿 、住唐 、全唐 、全唐声律论 、全唐文 、全唐文纪事 、全唐诗 、全唐诗录 、全唐诗话 、全唐诗逸 、冯唐 、冯唐头白 、冯唐已老 、冯唐易老 、冯唐白首 、冻雀唐昭 、分类唐歌诗残本 、初唐 、初唐四杰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北唐 、南唐 、南唐二主 、南唐二主词 、后唐 、咸唐 、唐三彩 、唐三藏 、唐丧 、唐中 、唐临晋帖 、唐举 、唐乐 、唐书 、唐人 、唐人街 、唐伯虎 、唐体 、唐僧 、唐僧取经 、唐努山 、唐古忒 、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脉 、唐古特 、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传 、唐君毅 、唐哉皇哉 、唐唐 、唐园 、唐圃 、唐塞
云雨高唐 、冯唐头白 、冯唐已老 、冯唐易老 、冯唐白首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唐临晋帖 、唐哉皇哉 、唐突西子 、唐突西施 、唐虞之治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求马唐肆 、荒唐不经 、荒唐之言 、荒唐无稽
《唐》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唐三彩 、唐三藏 、唐丧 、唐中 、唐临晋帖 、唐举 、唐书 、唐人 、唐人街 、唐伯虎 、唐体 、唐僧 、唐僧取经 、唐古忒 、唐古拉山脉 、唐古特 、唐哉皇哉 、唐唐 、唐园 、唐圃 、唐塞 、唐太宗 、唐太宗(599-649) 、唐夷 、唐子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室 、唐家 、唐寅 、唐寅(1470-1523) 、唐尧 、唐山 、唐山市 、唐巾 、唐帕 、唐帽 、唐年 、唐弓 、唐才常 、唐才常(1867-1900) 、唐捐 、唐敖庆 、唐敖庆(1915- ) 、唐文 、唐昌观 、唐明皇 、唐末农民战争 、唐梯 、唐棣 、唐槐秋 、唐槐秋(1898-1954) 、唐殷 、唐溪 、唐猊 、唐玄宗 、唐玄宗(685-762) 、唐环 、唐璜 、唐皇 、唐碧 、唐突 、唐突西子 、唐突西施 、唐窑 、唐窖 、唐绍仪(1862-1938) 、唐继尧(1883-1927) 、唐肆 、唐花 、唐菖蒲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蕃bō) 、唐虞 、唐虞之治 、唐衢痛哭 、唐装 、唐许 、唐贡 、唐锑 、唐陂 、唐音 、唐音癸签 、唐音癸签(fdd3) 、唐顺之 、唐顺之(1507-1560) 、唐风 、唐高祖 、唐高祖(566-635) 、唐鼠
《唐》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全唐五代词 、全唐文 、全唐文纪事 、全唐诗 、冯唐头白 、冯唐已老 、冯唐易老 、冯唐白首 、冯唐老 、冻雀唐昭 、初唐四杰 、刻画唐突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功不唐捐 、南唐二主 、南唐二主词 、南唐二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唐新语 、大唐秦王词话 、寻唐僧 、念青唐古拉山脉 、扑唐唐 、新唐书 、晩唐体 、李唐(1049-1130)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求马唐肆 、瞿唐关 、瞿唐峡 、荒唐之言 、荒唐无稽 、荒唐谬悠 、遣唐使 、钱唐江 、陶唐歌 、陶唐氏 、隋唐演义 、高唐梦 、高唐观
《唐》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三唐 、两唐 、住唐 、初唐 、北唐 、南唐 、后唐 、咸唐 、唐唐 、四唐 、堤唐 、巨唐 、帝唐 、庭唐 、弄唐 、扑唐唐 、拿唐 、放唐 、旁唐 、明唐 、晩唐 、李唐 、李唐 、横唐 、浩唐 、炎唐 、白唐 、盛唐 、瞿唐 、磅唐 、美唐 、羲唐 、苍唐 、荒唐 、行唐 、詹唐 、说唐 、轩唐 、避唐 、钱唐 、陶唐 、青唐 、颓唐 、马唐 、高唐 、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