喦(繁体字:喦) 拼音: yán 注音:一ㄢˊ 异体字:嵓巖讘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喦(12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品 山 三叠字”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可爱,独立,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KKKM 仓颉:RRRU 郑码:JJJL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60772
统一码:55a6 笔顺编号: 251251251252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竖 喦的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丨
汉语大字典
[①][yán][《廣韻》而涉切,入葉,日。][《集韻》昵輒切,入葉,泥。]同“讘1”。[②][yì][《集韻》逆及切,入緝,疑。]地名。
【唐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說文】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次于喦北。◎按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三傳俱作聶,說文作喦,或古本喦聶通也。
又【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音顳。義同。【集韻】本作讘。或作囁。
又【玉篇】曳喦,爭言也。
又【集韻】逆吸切,音岌。地名。春秋取宋師于喦。〇按春秋哀十三年,鄭取宋師于喦,無釋文。十二年左傳釋文,喦,五咸反,?不音入聲,然集韻當必有據,平聲一音當入山部嵒字註。字彙云:喦與山部嵒字音巖者不同。正韻引古文尚書,用顧畏于民喦,孔氏書作碞,音巖,與山部嵒字混,非。
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曰:“次于喦北。”讀與聶同。
山巖也。从山品。讀若吟。五咸切〖注〗臣鉉等曰:从品,象巖厓連屬之形。
(喦 niè)多言也。从品相連。《春秋傳》曰:“次于喦北。”讀與聶同。尼輒切
(喦)多言也。此與言部讘音義皆同。从品相連。會意。春秋傳曰。次于喦北。僖元年左傳文。今左作聶。聶北、郉地。杜氏說。讀與聶同。音同也。尼輒切。七部。
talk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