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噫字的意思

噫
拼音
注音
部首口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统一码566B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ī(一)

⒈  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鸣。噫嘻。

造字法

形声:从口、意声

English

belch; alas

噫(繁体字:噫)   拼音: yī  注音:一   异体字:䪰億意懿欬譩噯抑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噫(16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从口、意声 可拆字为“口 意”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温柔,成功,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UJN   仓颉:RYTP   郑码:JSKW   中文电码:0895   区位码: 6470   四角号码: 60036

统一码:566b   笔顺编号: 2514143125114544   笔顺读写:竖折横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捺折捺捺   噫的笔顺 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

汉语大字典

暂无汉字
(噫)的汉语大字典的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於其切,音醫。【玉篇】痛傷之聲也。【廣韻】恨聲。【集韻】亦歎聲。【禮·檀弓】噫。【註】不寤之聲。【釋文】噫,本
又作意,於其反。【後漢·梁鴻傳】作五噫之歌。【詩·周頌】噫嘻成王。【傳】噫,歎也。【集韻】或作意嘻譆懿?。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本作㥋,哀痛聲。與偯譩同。 
又【集韻】隱已切,音譩。義同。 
又【唐韻】於介切【集韻】【韻會】乙介切,?音呃。【說文】飽食息也。【廣韻】噫氣。【禮·內則】不敢噦噫嚏咳。【釋文】噫,於界反。【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釋文】噫,乙戒反,一音蔭。【集韻】或作欬。通作䬵。 
又【集韻】於記切,音意。痛聲。或作譩。 
又乙力切,音億。語辭。通作億抑。考證:〔【禮·內則】不敢噦噫噎咳。〕 謹照原文噎改嚏。

说文解字

飽食息也。从口意聲。

飽食息也。从口意聲。於介切

(噫)飽出息也。各本作飽食。今依玉篇、衆經音義訂。息、鼻息也。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噦噫。莊子。大塊噫氣。其名曰風。靈樞經曰。五藏氣心主噫。按噫字亦作餩。見廣雅。玉篇、廣韵於北烏克二反。高注淮南書曰。垓讀如人飮食太多、以思下垓之垓。以思下垓之垓、乃以息上餩之餩之誤。高注多言心中滿該。亦謂此也。从口。意聲。於介切。古音在一部。論語。子曰。噫、天喪予。鄭氏毛詩。噫此皇父。噫厥哲婦。皆爲有所痛傷之聲。

英语翻译

belch; alas

噫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叹>表示感叹。《论语•子张》:“~!言游过矣!”
ài
<动>呼气。刘禹锡《天论》:“嘘为雨露,~为雷气。”

带"噫"字的组词

五噫 、五噫歌 、凭噫 、呜呼噫嘻 、咤噫 、哕噫 、喑噫 、噫乎 、噫兴 、噫吁哉 、噫吁唏 、噫吁嘻 、噫吁嚱 、噫吁戏 、噫呜 、噫呜流涕 、噫哑 、噫喑叱咤 、噫嗟 、噫嘘 、噫嘤 、噫嘻 、噫嘻吁 、噫嘻嚱 、噫噎 、噫噫 、噫嚱 、噫戏 、噫欠 、噫歆 、噫气 、噫瘖 、噫郁 、噫风 、幽噫 、抑噫 、秋噫 、雉噫

带"噫"字的成语

呜呼噫嘻 、噫呜流涕

《噫》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噫乎 、噫兴 、噫吁哉 、噫吁唏 、噫吁嘻 、噫吁嚱 、噫呜 、噫呜流涕 、噫哑 、噫喑叱咤 、噫嗟 、噫嘘 、噫嘤 、噫嘻 、噫嘻吁 、噫嘻嚱 、噫噎 、噫噫 、噫嚱 、噫戏 、噫欠 、噫歆 、噫气 、噫瘖 、噫郁 、噫风

《噫》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五噫歌 、呜呼噫嘻

《噫》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五噫 、凭噫 、咤噫 、哕噫 、喑噫 、噫噫 、幽噫 、抑噫 、秋噫 、雉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