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繁体字:垫) 拼音: diàn 注音:ㄉ一ㄢˋ 异体字:㝪㼭垫埝阽
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墊(14画)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幸(執) 土”
繁体部首: 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高贵,清纯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FUFF 仓颉:GIG 郑码:BUSB 中文电码:1067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5104
统一码:588a 笔顺编号: 12143112354121 笔顺读写:横竖横捺撇横横竖撇折捺横竖横 墊的笔顺 一丨一丶ノ一一丨ノフ丶一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diàn][《廣韻》都念切,去,端。]“垫1”的繁体字。
(1)陷没;下陷。
(2)下垂。
(3)下湿病。
(4)挖掘。
(5)去除,不计在内。
(6)埋藏。参见“墊財”。
(7)犹收买。
(8)填补空缺。
(9)用别的东西衬在下面,使物加高、加厚或起隔离作用。
(10)垫子。
(11)暂时替人付钱。
(12)指触着凸起的硬东西而受到损伤。
(13)用皮子做的衬在扳指内侧的东西。
(14)排球运动中接球的一种动作。[②][dié][《廣韻》徒協切,入帖,定。]“垫2”的繁体字。
(1)垫江,古县名。在今四川省合川县。
(2)垫江,今县名。在四川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店。【說文】下也,溺也。【書·益稷】下民昏墊。或作埝。
又【廣韻】徒協切【集韻】達協切,?音牒。水名。【北史·外奚傳】吐谷渾君長阿豺,登其國西疆山,觀墊江源,問羣臣,長史曾和對曰:水經仇池,過晉壽,出宕渠,始名墊江。
又縣名,屬四川重慶府忠州。【南史補】漢之墊江,今之合州也。隋煬帝攺合州爲涪陵,而移墊江之名於忠州。
又【集韻】的協切,音輒。地下也。
下也。《春秋傳》曰:“墊隘。”从土執聲。
下也。《春秋傳》曰:“墊隘。”从土執聲。都念切
(墊)下也。謂地之下也。臯陶謨曰。下民昏墊。因以爲凡下之偁。方言曰。凡柱而下曰㘿。屋而下曰墊。馬部云。騫、馬腹墊也。漢後用爲褺江縣字。从土。執聲。都念切。七部。春秋傳曰。墊隘。左傳文。成六年、襄九年、廿五年凡三見。
advance money, pay for another
靠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