婯(繁体字:婯) 拼音: lì 注音:ㄌ一ˋ
部首: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婯(11画)
简体部首:女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丽 女”
繁体部首: 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清纯,多才,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GMYV 仓颉:MMBBV 郑码:ALLZ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11404
统一码:5a6f 笔顺编号: 12541254531 笔顺读写:横竖折捺横竖折捺折撇横 婯的笔顺 一丨フ丶一丨フ丶フノ一
汉语大字典
[①][lì][《廣韻》郎計切,去霽,來。]亦作“婯1”。“丽1”的繁体字。
(1)偶;成对。
(2)并驾。
(3)结伴而行。
(4)附着;依附。
(5)系;缠缚。
(6)连接。
(7)射中;正着目标。
(8)施;加。
(9)谓依法、按事实施加刑罚。
(10)经过。
(11)跨越。参见“麗級”。
(12)匹;品配。
(13)椽柱之类。
(14)美好;光采焕发。
(15)光华。
(16)通“厲”。形容声音高亢。
(17)观看。
(18)书法用语。
(19)汉县名。属琅邪郡。见《汉书·地理志上》。
(20)姓。[②][lí][《廣韻》回支切,平支,來。]亦作“婯2”。“丽2”的繁体字。
(1)见“麗2黄”、“魚麗陣”。
(2)见“麗2廔”。
(3)通“罹”。遭遇;落入。
(4)通“罹”。忧愁。[③][lǐ][《集韻》里弟切,上薺,來。]亦作“婯3”。“丽3”的繁体字。数目。
【正字通】同麗。見王充論衡。
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从鹿丽聲。《禮》:麗皮納聘。蓋鹿皮也。?:古文。?:篆文麗字。
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从鹿丽聲。《禮》:麗皮納聘。蓋鹿皮也。,古文。
,篆文麗字。郎計切
(麗)旅行也。此麗之本義,其字本作麗,旅行之象也。後乃加鹿耳。周禮:麗馬一圉,八麗一師。注曰:麗,耦也。禮之儷皮,左傳之伉儷,《說文》之驪駕皆其義也。㒳相附則為麗。易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榖艸木麗乎土,是其義也。麗則有耦可觀,㸚部曰:麗猶靡麗也。是其義也。㒳而介其間亦曰麗,離卦之一陰麗二陽是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此說从鹿之意也。見食急而猶必旅行者義也。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傳曰:鹿得蓱,呦呦然鳴而相呼。
誠發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
誠相招呼以成禮也。北史:裴安祖聞講鹿鳴,而兄弟同食。古文只作麗,後乃加鹿之意如是。从鹿丽。各本丽下有聲字,今正。从鹿,五經文字作从鹿省,葢張氏所據如是,故隸書多作麗少一畫。郞計切。十五部。禮:麗皮納聘。葢鹿皮也。聘禮曰:上介奉幣儷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儷卽刺麗之俗。鄭注:儷皮,㒳鹿皮也。鄭意麗為兩,許意麗為鹿,其意實相通。士冠注曰:古文麗為離。
(丽)古文。
()篆文麗字。古本皆作篆文,毛刻作籒文。集韻、類篇曰:古作麗、
。玉篇又乖異不同。廣韻則麗、麗各字。疑麗者古文,麗者籒文,
者小篆也。然小篆多用麗為形聲。
文二十六今刪。重六按此部各本
下麛上有
篆,云鹿跡也,从鹿速聲,桑穀切。無論橫亙令上下二篆不相接。釋獸曰:麋其蹤跡
,鹿其跡速,又作
。麇其跡解,兔其跡迒。廣雅緫之曰:
䟱解亢跡也。疎曹憲匹跡反。是可以證古爾雅之作
,不作速。卽加鹿亦當作
,不从速。辵部曰:
,籒文跡。
無妨專為鹿跡之名。卽作
,亦必匹跡切,在十六部。不得从速,桑穀切,在三部也。許書有
篆,必是淺人據誤本爾雅所羼入,今刪正。集韻:疎或跡字,資昔切。又按麒麟作麐,而麟為別一字,求之古文往往不合。麐為牝麒,何以經傳不
麒但
麟,且又何不言牡曰麒也。鳥部以鳳居首,此亦當鹿篆之下出麒篆,解云:麒麟,仁獸也。麇身牛尾一角。从鹿,其聲。又出麟篆,解云:麒麟也。从鹿,麟聲。一曰麟大牡鹿也。又出麐篆,解云:或从吝聲。以下乃次麚篆,乃合。今本恐非古本耳。改
篆為
篆,次於麉篆之下,解云:鹿跡也,从鹿
,
籒文跡。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