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繁体字:峙) 拼音: zhì,shì 注音:ㄓˋ ㄕˋ 异体字:崻
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峙(9画)
简体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形声:从山、寺声 可拆字为“山 寺”
繁体部首: 山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成就突出、目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MFFY 仓颉:UGDI 郑码:LLBD 中文电码:1492 区位码: 5437 四角号码: 24741
统一码:5cd9 笔顺编号: 252121124 笔顺读写:竖折竖横竖横横竖捺 峙的笔顺 丨フ丨一丨一一丨丶
汉语大字典
[①][zhì][《廣韻》直里切,上止,澄。]亦作“崻1”。
(1)耸立。
(2)谓相对耸立。
(3)站立;树立。
(4)水中土丘。
(5)通“庤”。储备。
(6)通“恃”。凭藉,依赖。[②][shì]亦作“崻2”。地名用字。山西省有繁峙县。
【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音畤。【廣韻】峻峙,屹立也。【班固·東都賦】通天訬以竦峙。【註】通天,臺名。訬,高也。
又【班固·東都賦】散似驚濤,聚似京峙。【註】京峙,高丘也。
又【爾雅·釋詁】供峙,共具也。【書·費誓】峙乃糗糧。【詩·大雅】以峙其粻。【註】峙,積也。 【集韻】或作跱。
stand erect, stand up; pile up
zhì
①<动>屹立,耸立。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乔岳峻~。”【引】立。《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景~不为礼。”【引】对峙。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六国互~。”
②<动>备;储备。《诗经•大雅•崧高》:“以~其粻。”
中峙 、交峙 、京峙 、介峙 、储峙 、凤峙 、列峙 、卓峙 、夹峙 、孤峙 、对峙 、层峙 、山峙渊渟 、屹峙 、岳峙 、岳峙渊渟 、峙积 、峙立 、峭峙 、峻峙 、崛峙 、崿峙 、嵥峙 、巍峙 、川渟岳峙 、悚峙 、旗布星峙 、栖峙 、棋峙 、棋布错峙 、森峙 、渊渟岳峙 、独峙 、环峙 、瓜分鼎峙 、盘峙 、秀峙 、竦峙 、罗峙 、耸峙 、英峙 、蟠峙 、踞峙 、躇峙 、轩峙 、险峙 、雄峙 、霄峙 、骈峙 、高峙 、鸱峙 、鸾停鹄峙 、鸾鹄停峙 、鹄峙 、鹄峙鸾停 、鹄峙鸾翔 、鼎峙
山峙渊渟 、岳峙渊渟 、川渟岳峙 、旗布星峙 、棋布错峙 、渊渟岳峙 、瓜分鼎峙 、鸾停鹄峙 、鸾鹄停峙 、鹄峙鸾停 、鹄峙鸾翔
《峙》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峙积 、峙立
《峙》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山峙渊渟 、岳峙渊渟 、鹄峙鸾停 、鹄峙鸾翔
《峙》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中峙 、交峙 、京峙 、介峙 、储峙 、凤峙 、列峙 、卓峙 、夹峙 、孤峙 、对峙 、层峙 、屹峙 、岳峙 、峭峙 、峻峙 、崛峙 、崿峙 、嵥峙 、巍峙 、川渟岳峙 、悚峙 、方峙 、旗布星峙 、栖峙 、棋峙 、棋布错峙 、森峙 、渊渟岳峙 、环峙 、瓜分鼎峙 、盘峙 、秀峙 、竦峙 、罗峙 、耸峙 、英峙 、蟠峙 、踞峙 、躇峙 、轩峙 、错峙 、险峙 、雄峙 、霄峙 、顿峙 、骈峙 、高峙 、鸱峙 、鸾停鹄峙 、鸾鹄停峙 、鹄峙 、鹤峙 、鼎峙 、龙骧虎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