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繁体字:嵬) 拼音: wéi 注音:ㄨㄟˊ 异体字:㠕峞巋
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嵬(13画)
简体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形声:从山、鬼声 可拆字为“山 鬼”
繁体部首: 山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高大、杰出、坚定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MRQC 仓颉:UHUI 郑码:LLNJ 中文电码:1531 区位码: 6545 四角号码: 22513
统一码:5d6c 笔顺编号: 252325113554 笔顺读写:竖折竖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 嵬的笔顺 丨フ丨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wéi][《廣韻》五灰切,平灰,疑。]亦作“1”。
(1)高峻貌。参见“嵬嵬”。
(2)狂妄;险诈。
(3)奇异。[②][wěi][《廣韻》五罪切,上賄,疑。]
(1)见“嵬2”。
(2)见“嵬2苶”。
【集韻】烏回切【韻會】魚回切【正韻】五回切,?音巍。【說文】高不平也。从山,諧鬼平聲。【爾雅·釋山】石戴土謂之崔嵬。【註】石山上有土者。【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高大貌。【班固·西都賦】增盤崔嵬。
又【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音頠。?嵬,山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嵳峩㠑嵬。 【集韻】或作峞。通作隗。
高不平也。从山鬼聲。凡嵬之屬皆从嵬。
高不平也。从山鬼聲。凡嵬之屬皆从嵬。五灰切
(嵬)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各本作高不平也四字。今依南都賦李注訂。有高而上平者。兀下曰高而上平、爾雅曰夷上洒下曰漘是也。周南。陟彼崔嵬。釋山曰。石戴土謂之崔嵬。毛傳曰。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說似互異。依許云高不平、則毛傳是矣。惟土山戴石、故高而不平也。岨下云。石山戴土。亦與毛同。从山。鬼聲。此篆可入山部、而必立爲部首者、巍从此也。五灰切。十五部。
high; rugged, rocky, precipitous
wéi
①<形>高大耸立。李白《明堂赋》:“巃嵷颓沓,若~若嶪。”
②<形>怪异;怪诞。《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容。”
岿嵬 、崔嵬 、崴嵬 、嵬丽 、嵬岌 、嵬岸 、嵬峨 、嵬峩 、嵬崔 、嵬崖 、嵬崛 、嵬崫 、嵬崿 、嵬嵬 、嵬嵬赫赫 、嵬嶷 、嵬巌 、嵬巍 、嵬昂 、嵬然 、嵬然不动 、嵬琐 、嵬目鸿耳 、嵬眼澒耳 、嵬磊 、嵬苶 、嵬说 、嵬騠 、嶊嵬 、磊嵬 、磪嵬 、背嵬 、邪嵬 、马嵬 、马嵬坡
嵬然不动 、嵬目鸿耳 、嵬眼澒耳
《嵬》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嵬 、嵬 、嵬丽 、嵬岌 、嵬岸 、嵬峨 、嵬峩 、嵬崔 、嵬崖 、嵬崛 、嵬崫 、嵬崿 、嵬嵬 、嵬嵬赫赫 、嵬嶪 、嵬嶷 、嵬巌 、嵬巍 、嵬昂 、嵬然 、嵬然不动 、嵬琐 、嵬目鸿耳 、嵬眼澒耳 、嵬磊 、嵬苶 、嵬騀 、嵬騠
《嵬》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崴嵬(wēi-) 、嵬嵬赫赫 、马嵬袜
《嵬》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岿嵬 、崔嵬 、崴嵬 、嵬 、嵬 、嵬嵬 、嶊嵬 、磊嵬 、磪嵬 、背嵬 、邪嵬 、马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