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繁体字:弇) 拼音: yǎn 注音:一ㄢˇ
部首:廾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弇(9画)
简体部首:廾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合 廾”
繁体部首: 廾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安康,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WGKA 仓颉:ORT 郑码:ODJE 中文电码:1703 区位码: 四角号码: 80446
统一码:5f07 笔顺编号: 341251132 笔顺读写:撇捺横竖折横横撇竖 弇的笔顺 ノ丶一丨フ一一ノ丨
汉语大字典
[①][yǎn][《廣韻》衣儉切,上琰,影。][《廣韻》古南切,平覃,見。]
(1)覆盖,掩蔽。
(2)深邃;深陷。
(3)谓器物口小而腹大。
(4)内敛。
(5)承袭,沿袭。
(6)狭。参见“弇中”。[②][yān][《集韻》衣廉切,平鹽,影。]见“弇2山”。[③][nán][《集韻》那含切,平覃,泥。]姓。战国时有弇堈。
〔古文〕??【唐韻】一儉切【集韻】衣檢切【正韻】於檢切,?音奄。【爾雅·釋言】蓋也。【註】謂覆蓋。
又【釋天】弇日爲蔽雲。【註】暈氣五彩覆日也。
又【爾雅·釋言】同也。
又【類篇】弇中,隘道也。【左傳·襄二十五年】行及弇中。
又器之口小中寬者曰弇。【周禮·春官】侈聲筰,弇聲鬱。【註】弇謂中央寬也。弇則聲鬱勃不出也。【冬官·考工記】侈弇之所由興。【疏】由鍾口侈弇,所興之聲,亦有柞有鬱。【呂氏春秋】其器宏以弇。【註】宏大弇深,象冬閉藏也。
又內向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棧車欲弇。【疏】棧車無革鞔輿,易可坼壞,故當弇向內爲之。
又地名。【淮南子·地形訓】正西弇州曰幷土。
又山名。【山海經】大荒西有弇州之山。【穆天子傳】天子賔於西王母,乃紀其迹於弇山,名曰西王母之山。【註】弇口之入。
又弇兹,神名。【山海經】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兹。
又【類篇】那含切,音南。姓也。
又【唐韻】古南切,音蜬。亦蓋也。
又【集韻】於豔切,音厭。【周禮·春官】弇聲鬱。【釋文】劉昌宗讀。考證:〔【周禮·春官】侈聲窄,弇聲鬱。〕 謹照原文窄改筰。〔【穆天子傳】【註】弇日之所。〕 謹照原文日之所改口之入。
蓋也。从廾从合。?:古文弇。
蓋也。从廾从合。,古文弇。古南切。又一儉切
(弇)葢也。釋言曰。弇、同也。弇、葢也。此與奄、覆也音義同。釋器曰。圜弇上謂之鼒。謂斂其上不全葢也。周禮說鐘弇聲鬰、弇謂中央寛也。从廾。合聲。廾合鍇誤倒。古南切。又一儉切。七部。皿部有盫字。葢弇之别體。後人所增也。
()依玉篇。類篇作。毛刻初印本同。古文弇。
cover over, hide; narrow-necked
yǎn
①<动>遮蔽;覆盖。《墨子•耕柱》:“是犹~其目。”
②<名>狭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及~中。”
③<形>深。《吕氏春秋•仲冬纪》:“处必~。”
④<形>器具口小肚子大。《考 工记•凫氏》:“(钟)~则郁。”
仪弇 、侈弇 、弇中 、弇侈 、弇兹 、弇口 、弇山 、弇州 、弇弇 、弇敛 、弇汗 、弇郁 、弇鄙 、弇陋 、有弇
《弇》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弇中 、弇侈 、弇兹 、弇口 、弇山 、弇州 、弇弇 、弇敛 、弇汗 、弇郁 、弇鄙 、弇陋
《弇》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仪弇 、侈弇 、弇弇 、有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