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繁体字:徧) 拼音: biàn 注音:ㄅ一ㄢˋ 异体字:㴜偏蹁遍
部首: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徧(12画)
简体部首:彳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彳 扁”
繁体部首: 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成功,阳刚,博学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YNA 仓颉:HOHSB 郑码:OIWL 中文电码:178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3227
统一码:5fa7 笔顺编号: 332451325122 笔顺读写:撇撇竖捺折横撇竖折横竖竖 徧的笔顺 ノノ丨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
汉语大字典
[①][biàn][《廣韻》方見切,去線,幫。]“扁4”的被通假字。“遍1”的古字。“偏2”的被通假字。
(1)普遍;全部。
(2)谓遍及。
(3)量词。表示动作从头到尾完成的次数。
(4)量词。唐宋时称乐曲的结构单位。今存词调犹可见其遗迹,如《哨徧》、《泛清波摘徧》。[②][piān][《集韻》紕延切,平,滂。]同“偏1”。
(1)偏私。
(2)辅助;辅佐。参见“徧2手錢”、“徧2師”。
【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見切,?編去聲。【說文】帀也。【廣韻】周也。【書·舜典】徧于羣神。【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爲爾德。【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禮·曲禮】然後辯殽。【註】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史記·五帝紀】辨于羣神。【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集韻】偏通作徧。
帀也。从彳扁聲。
帀也。从彳扁聲。比薦切
(徧)帀也。帀部曰。帀、也。勹部曰。
、帀徧也。从彳。扁聲。比薦切。十二部。禮、禮記多假辯字爲之。
everywhere, all over, all around
五徧行 、交徧 、周徧 、均徧 、大徧 、布徧 、并容徧覆 、徧举 、徧儛 、徧历 、徧告 、徧周 、徧地 、徧存 、徧安 、徧布 、徧师 、徧徧 、徧循 、徧戒 、徧手钱 、徧报 、徧拍 、徧拜 、徧搜 、徧施 、徧晓 、徧服 、徧游 、徧照 、徧爱 、徧省 、徧眺 、徧知 、徧礼 、徧祀 、徧祭 、徧积 、徧至 、徧舞 、徧行 、徧覆 、徧覩 、徧见 、徧观 、徧览 、徧觛 、徧计所执性 、徧计所执自性 、徧该 、徧诫 、徧读 、徧谈 、徧谕 、徧谢 、徧赊 、徧赐 、徧赞 、徧通 、徧闻
并容徧覆 、朝成暮徧
《徧》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徧举 、徧儛 、徧历 、徧告 、徧周 、徧地 、徧存 、徧安 、徧布 、徧师 、徧徧 、徧循 、徧戒 、徧手钱 、徧报 、徧拍 、徧拜 、徧搜 、徧施 、徧晓 、徧服 、徧游 、徧照 、徧爱 、徧省 、徧眺 、徧知 、徧礼 、徧祀 、徧祭 、徧积 、徧至 、徧舞 、徧行 、徧覆 、徧覩 、徧见 、徧观 、徧览 、徧觛 、徧计所执性 、徧计所执自性 、徧该 、徧诫 、徧读 、徧谈 、徧谕 、徧谢 、徧赊 、徧赐 、徧赞 、徧通 、徧闻
《徧》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五徧行 、并容徧覆
《徧》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交徧 、周徧 、均徧 、大徧 、布徧 、徧徧 、抪徧 、普徧 、朝成暮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