揎(繁体字:揎) 拼音: xuān 注音:ㄒㄨㄢ 异体字:㩊擐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揎(13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形声:从扌、宣声 可拆字为“扌 宣”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个性,成功,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PGG 仓颉:QJMM 郑码:DWBK 中文电码:8444 区位码: 6279 四角号码: 53016
统一码:63ce 笔顺编号: 121445125111 笔顺读写:横竖横捺捺折横竖折横横横 揎的笔顺 一丨一丶丶フ一丨フ一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xuān][《廣韻》須緣切,平仙,心。]“擐3”的被通假字。
(1)捋袖露臂。
(2)推。
(3)掀。
(4)打;用手掌击。
(5)引申为斥骂。参见“排揎”。
(6)填塞。[②][xuàn]见“揎2頭”。
【唐韻】須緣切【集韻】荀緣切,?音宣。手發衣也。【六書故】鉤袂出臂也。【蘇軾詩】玉腕半揎雲碧袖。【古音轉注】俗有裸袖揎拳之語。【通雅】揎與拴同,俗謂拴衣是也。漢書董仲舒傳,日削月朘。孟康註,朘音揎,謂轉褰踧也。俗謂?朒爲朘?,則褰踧猶揎蹙也。古作揎。今呼拴。 本作?。【集韻】或作㩊。
又作擐。互詳㩊字註。
貫也。从手瞏聲。《春秋傳》曰:“擐甲執兵。”
貫也。从手瞏聲。《春秋傳》曰:“擐甲執兵。”胡慣切
(擐)毌也。毌各本作貫。今正。毌、穿物持之也。今人廢毌而專用貫矣。杜注左傳、韋注國語皆曰。擐、貫也。从手。睘聲。胡慣切。十四部。春秋傳曰。擐甲執兵。成二年左傳文。
to pull up the sleeves and stretch out the arms; to strike with bare fists
捋臂揎拳 、捋袖揎拳 、捰袖揎拳 、排揎 、掳袖揎拳 、揎头 、揎拳拢袖 、揎拳捋袖 、揎拳捰袖 、揎拳掳袖 、揎拳攞袖 、揎拳舞袖 、揎拳裸手 、揎拳裸臂 、揎拳裸袖 、揎腕攘臂 、攞袖揎拳 、裸袖揎拳 、裸袖揎衣
捋臂揎拳 、捋袖揎拳 、捰袖揎拳 、掳袖揎拳 、揎拳拢袖 、揎拳捋袖 、揎拳捰袖 、揎拳掳袖 、揎拳攞袖 、揎拳舞袖 、揎拳裸手 、揎拳裸臂 、揎拳裸袖 、揎腕攘臂 、攞袖揎拳 、裸袖揎拳 、裸袖揎衣
《揎》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揎头 、揎拳拢袖 、揎拳捋袖 、揎拳捰袖 、揎拳掳袖 、揎拳攞袖 、揎拳舞袖 、揎拳裸手 、揎拳裸臂 、揎拳裸袖 、揎腕攘臂
《揎》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捋臂揎拳 、捋袖揎拳 、捰袖揎拳 、掳袖揎拳 、攞袖揎拳 、祼袖揎拳 、裸袖揎拳 、裸袖揎衣
《揎》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排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