揔(繁体字:揔) 拼音: zǒng,sōng 注音:ㄗㄨㄥˇ ㄙㄨㄥ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揔(13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心(怱)”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成功,安康,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QRN 仓颉:QPKP 郑码:DRSW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7032
统一码:63d4 笔顺编号: 12135334454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折撇撇捺捺折捺捺 揔的笔顺 一丨一ノフノノ丶丶フ丶丶
汉语大字典
[①][zǒng][《廣韻》作孔切,上董,精。]亦作“惣1”。
(1)同“總”。统领,率领。
(2)同“總”。总共。
(3)持;揽。
【集韻】【韻會】?祖動切。同摠。俗作捴摠,非。
又【集韻】蘇叢切,音?。手進物也。
又作弄切,音粽。與偬同。倥偬也。摠字原从囙作。
聚束也。从糸悤聲。
聚束也。从糸悤聲。作孔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摠,非是。〖注〗,古文。
臣鉉等曰:今俗作摠,非是。
(總)聚束也。謂聚而縛之也。悤有散意。糸以束之。禮經之總、束髮也。禹貢之總、禾束也。引申之爲凡兼綜之偁。从糸。悤聲。作孔切。九部。俗作揔。又譌作揔。
俱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