搟(繁体字:搟) 拼音: xiǎn,xiān 注音:ㄒ一ㄢˇ ㄒ一ㄢ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搟(17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軒”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安康,个性,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LFH 仓颉:QJJJ 郑码:DFAE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1040
统一码:641f 笔顺编号: 1211251112112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竖折横横横竖横横竖 搟的笔顺 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xiǎn][《集韻》許偃切,上阮,曉。]拔取。
【集韻】許偃切,與攇同。【前漢·揚雄·長楊賦】麾城搟邑。【註】搟,舉手擬之也。音車幰之幰。
又【正字通】搟乃摲之譌。長楊賦古本作摲邑。互見摲字註。一說欣軒聲近。掀俗作搟,與摲別。
舉出也。从手欣聲。《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
舉出也。从手欣聲。《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虚言切
(掀)舉出也。掀之言軒也。从手。欣聲。虛言切。古音在十三部。虛斤切。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成十六年左傳文。釋文曰。捧轂舉之。則公軒起也。徐許言反。一曰掀、引也。胡根反。○又按陸引字林云。火氣也。葢呂氏所見昭十八年左傳作行火所掀。與今本作焮不同。亦謂火氣高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