摜(繁体字:掼) 拼音: guàn 注音:ㄍㄨㄢˋ 异体字:慣掼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摜(15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貫”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安康,高贵,个性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XFM 仓颉:QWJC 郑码:DZLO 中文电码:8455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7086
统一码:645c 笔顺编号: 121552125111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折折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 摜的笔顺 一丨一フフ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guàn][《廣韻》古患切,去諫,見。]“掼1”的繁体字。
(1)同“慣”。习惯。
(2)披戴。
(3)扔,摔掉。
(4)谓握住东西的一端而摔打另一端。
(5)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與慣同。【說文】習也。引春秋傳曰:摜凟鬼神。或作貫。
又作串。
又【廣韻】摜,帶也。【字彙補】摜爲慣本字。今摜習之摜作慣,而摜但爲摜帶矣。
習也。从手貫聲。《春秋傳》曰:“摜瀆鬼神。”
習也。从手貫聲。《春秋傳》曰:“摜瀆鬼神。”古患切
(摜)習也。此與辵部遦音義皆同。古多叚貫爲之。从手貫聲。古患切。十四部。春秋傳曰:摜瀆鬼神。昭二十六年左傳文。今本作貫。杜曰:貫,習也。
throw ground; know, be famili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