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繁体字:柘) 拼音: zhè 异体字:䂞樜
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柘(9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形声:从木、石声 可拆字为“木 石”
繁体部首: 木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敏锐,安康,稳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SDG 仓颉:DMR 郑码:FGVV 中文电码:2678 区位码: 7247 四角号码: 41962
统一码:67d8 笔顺编号: 123413251 笔顺读写:横竖撇捺横撇竖折横 柘的笔顺 一丨ノ丶一ノ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zhè][《廣韻》之夜切,去禡,章。]亦作“樜1”。
(1)木名。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可喂蚕,木质密致坚韧,是贵重的木料,木汁能染赤黄色。
(2)指柘叶。
(3)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
(4)通“蔗”。甘蔗。参见“柘漿”。
(5)姓。春秋有越大夫柘稽。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說文】桑屬。【蠶書】柘葉飼蠶爲絲,中琴瑟絃,淸響勝凡絲。
又【周禮·考工記】弓人取幹之道,柘爲上。
又【禮·投壷】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又【本草】其本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服。
又【崔豹·古今註】桑實曰葚,柘實曰佳。
又奴柘。【本草·陳藏器曰】似柘,節有刺,冬不彫。
又【南方草木狀】諸柘,一曰甘蔗。【宋玉·招䰟】胹龞炮羔,有柘漿些。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淮陽郡。
又山名。【山海經】松山之北有柘山。
又姓。【統譜】春秋柘稽,漢柘溫舒。
又【唐韻古音】之怒切。【詩·大雅】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
桑也。从木石聲。
桑也。从木石聲。之夜切
(柘)柘桑也。三字句。各本無柘字。今補。山桑、柘桑皆桑之屬。古書竝言二者則曰桑柘。單言一者則曰桑、曰柘。柘亦曰柘桑。如淮南注烏號云柘桑其木堅勁、鳥歭其上是也。桑、柘相似而別。見胡氏通鑑釋文辨誤。從木。石聲。之夜切。古音在五部。漢志。琅邪郡門高䂞山。䂞乃原之誤。水經汪可證。師古謂卽柘字。誤。
a thorny tree; sugarcane
zhè
①<名>一种常绿灌木,木材可染黄赤色。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归来翳桑~,朝夕异凉温。”
②<名>通“蔗”,甘蔗。宋玉《招魂》:“有~浆些。”
【柘袍】古代皇帝穿的黄袍。
倒柘菜 、屈柘 、干柘 、掘柘枝 、掘柘词 、柘丝 、柘冈 、柘叶 、柘弓 、柘弹 、柘杓 、柘杵 、柘枝 、柘枝妓 、柘枝娘 、柘枝引 、柘枝舞 、柘枝词 、柘枝队 、柘枝颠 、柘枝鼓 、柘桑 、柘桥 、柘浆 、柘火 、柘燧火 、柘砚 、柘舞 、柘花 、柘蚕 、柘袍 、柘袖 、柘馆 、柘黄 、柘黄衫 、柘黄袍 、桑柘 、檀柘 、甘柘 、白柘 、诸柘 、贞柘
《柘》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柘丝 、柘冈 、柘叶 、柘弓 、柘弹 、柘杓 、柘杵 、柘枝 、柘枝妓 、柘枝娘 、柘枝引 、柘枝舞 、柘枝花帽 、柘枝词 、柘枝队 、柘枝颠 、柘枝鼓 、柘桑 、柘桥 、柘浆 、柘火 、柘燧火 、柘砚 、柘舞 、柘花 、柘蚕 、柘袍 、柘袖 、柘馆 、柘黄 、柘黄衫 、柘黄袍
《柘》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掘柘枝 、掘柘词
《柘》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屈柘 、干柘 、桑柘 、檀柘 、甘柘 、白柘 、诸柘 、贞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