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繁体字:泗) 拼音: sì 注音:ㄙˋ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泗(9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 可拆字为“氵 四”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自然淳朴、大气磅礴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LG 仓颉:EWC 郑码:VLK 中文电码:3128 区位码: 6784 四角号码: 36100
统一码:6cd7 笔顺编号: 44125351 笔顺读写:捺捺横竖折撇折横 泗的笔顺 丶丶一丨フノ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sì][《廣韻》息利切,去至,心。]
(1)鼻涕。
(2)指鼻涕和眼泪。
(3)古水名。源于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源并发,故名。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水名。【說文】水受泲水,東入淮。【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川淮泗。【書·禹貢】導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正義】泗水出濟隂乗氏縣。【水經注】泗水,出魯卞縣故城東南,桃墟西北。
又國名。【前漢·地理志】泗水國,故東海郡也。元鼎四年,別爲泗水郡,郡有泗陽縣。
又州縣名。【廣輿記】泗州屬江南鳳陽府,春秋時徐子國,漢厹猶,晉宿預,魏東楚,陳安州,後周泗州。
又泗水縣,今屬兗州府。
又泗口,在宿遷縣。【通典】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
又涕泗也。【詩·陳風】涕泗滂沱。【傳】自鼻曰泗。
受泲水,東入淮。从水四聲。
受泲水,東入淮。从水四聲。息利切
(泗)泗水。受泲水。東入淮地理志濟陰乘氏下曰。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過郡六。行千一百一十里。又魯國卞縣下曰。泗水、出縣北。西南至方與入泲。過郡三。行五百里。靑州川。出乘氏者、其遠源。出卞者、其近源。過郡三當作過郡二。過郡二者、魯山陽也。水經曰。泗水、出魯卞縣北山。西南過魯縣北。又西過瑕丘縣。東屈。從縣東南流。漷水從東來注之。又南過平陽縣西。又南過高平縣西。洸水從西北來流注之。又南過方與縣東。渮水從西來注之。又屈。東南過湖陸縣南。涓涓水從東北來流注之。又東過沛縣東。又東南過彭城縣東北。又東南過呂縣南。又東南過下邳縣西。又東南入於淮。此舉卞縣以下所經二郡也。卞縣、今山東兖州府泗水縣縣東五十里卞故城是也。許不言水所出、但云受泲水。則又舉其源之至近者也。水經言濟水又東過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前志泗水至方與入泲。一謂濟入泗。一謂泗入泲。酈氏泗水篇注云。泗濟合流。故地記或言濟入泗。泗亦言入濟。互受通稱。故地理志有南梁水入濟之文。玉裁謂許言泗受濟水、則與班殊。與水經合也。今泗水出縣東陪尾山。西流逕曲阜北八里。又西南流。逕滋陽縣東五里。轉南流。與曲阜縣之沂水合。入金口閘。又南流。逕鄒縣西南五十里。又南至濟寧州天井閘。入運河。禹貢錐指曰。泗水自泗水縣歴曲阜、滋陽、濟寧、鄒縣、魚臺、滕縣、沛縣、徐州、邳州、宿遷、桃源。至淸河縣入淮。此禹跡也。今其故道自徐州以南悉爲黃河所占。一統志引志云。金口之堰修。而泗水盡入於漕。从水。四聲。息利切。十五部。按毛詩傳曰。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mucous; nasal flow; sniffle; river in Shandong
sì
①<名>鼻涕。《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流。”
②<名>河流名。在山东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嵊泗列岛 、悲泗淋漓 、感激涕泗 、挥泗 、汀泗桥战役 、泗上 、泗川 、泗州和尚 、泗州塔 、泗州戏 、泗州调 、泗水 、泗水亭 、泗水潜夫 、泗沂 、泗洙 、泗洟 、泗涕 、泗滨 、泗滨友 、泗石 、洙泗 、涕泗 、涕泗交下 、涕泗交流 、涕泗交颐 、涕泗横流 、涕泗流涟 、涕泗滂沱 、涕泗滂沲 、涕泗纵横 、连泗纸 、陨泗 、雨泗 、鲠泗
涕泗交下 、涕泗交流 、涕泗交颐 、涕泗横流 、涕泗流涟 、涕泗滂沱 、涕泗滂沲 、涕泗纵横
《泗》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泗上 、泗川 、泗州和尚 、泗州塔 、泗州戏 、泗州调 、泗水亭 、泗水潜夫 、泗沂 、泗洙 、泗洟 、泗涕 、泗滨 、泗滨友 、泗石
《泗》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嵊泗列岛 、悲泗淋漓 、汀泗桥战役 、涕泗交下 、涕泗交流 、涕泗交颐 、涕泗横流 、涕泗流涟 、涕泗滂沱 、涕泗滂沲 、涕泗纵横 、连泗纸
《泗》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挥泗 、洙泗 、涕泗 、陨泗 、雨泗 、鲠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