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繁体字:洮) 拼音: táo 注音:ㄊㄠˊ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洮(10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形声:从氵、兆声 可拆字为“氵 兆”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自信,内敛,活泼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IQN 仓颉:ELMO 郑码:VVRD 中文电码:3165 区位码: 6812 四角号码: 32113
统一码:6d2e 笔顺编号: 441341534 笔顺读写:捺捺横撇捺横折撇捺 洮的笔顺 丶丶一ノ丶一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táo][《廣韻》土刀切,平豪,透。][《集韻》徒刀切,平,定。]
(1)盥手。参见“洮頮”。
(2)同“淘”。以水冲洗,除去杂质。
(3)同“淘”。打捞。
(4)古地名。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西。春秋时属曹。公元前652年齐桓公与鲁、宋、卫、许、曹、陈等国会盟于此。
(5)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境。春秋时属鲁。
(6)水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南。
(7)水名。黄河上游支流,在甘肃省西南。
(8)水名。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北。[②][yáo][《廣韻》餘昭切,平宵,以。]湖名。又名长塘湖、长荡湖。在江苏省溧阳、金坛两县境内。[③][dào][《集韻》杜晧切,上晧,定。]古水名。在江淮之间。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水出隴西臨洮,東北入河。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零陵郡有洮陽縣。【水經注】洮水,出洮陽縣西南大山。
又水名,在晉地。【左傳·昭元年】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七年】公會杞伯姬于洮。【註】洮,魯地。【僖八年】盟于洮。【註】洮,曹地。
又淸汰也。【後漢·陳元傳】洮汰學者之累惑。【註】猶洗濯也。
又盥也。【書·顧命】王乃洮頮水。【註】洮,髮也。【正義】洗手謂之洮。
又【集韻】【韻會】?徒刀切,音桃。義同。
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湖名。【風土記】陽羨縣西有洮湖。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水名。【史記·高祖紀】漢將別擊布軍洮水南北。
又直沼切,音趙。義同。
水。出隴西臨洮,東北入河。从水兆聲。
水。出隴西臨洮,東北入河。从水兆聲。土刀切
(洮)洮水。出隴西臨洮,東北入河。隴西郡臨洮,二志同。前志臨洮下曰: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罕,東入西。枹罕屬金城郡。東入西,西字誤,當依水經注作東入河。水經曰:河水又東入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又東過隴西河關縣北,洮水從東南來流注之。酈注引段國沙州記曰:洮水與墊江水俱出嵹臺山,山南卽墊江源,山東卽洮水源。按嵹臺山卽西頃山也。墊江卽入西漢水之白水也。今甘肅蘭州府狄道州州西南二百二十里有臨洮城,漢縣也。今洮河出洮州衞西南邊外之西傾山東麓,東北流經狄道州南,至蘭州府西境入河,曰洮口,行八百餘里。从水兆聲。土刀切。二部。按洮爲地名、水名極多。又爲洮頮。又爲洮汱、洮米。皆用此字。
cleanse; river in Gansu province
洮州 、洮汰 、洮沬 、洮河 、洮洮 、洮盥 、洮研 、洮砚 、洮靧 、洮颒
《洮》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洮州 、洮汰 、洮沬 、洮河 、洮河緑石 、洮洮 、洮盥 、洮研 、洮砚 、洮靧 、洮颒 、洮飄
《洮》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洮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