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繁体字:浣) 拼音: huàn 注音:ㄏㄨㄢˋ 异体字:澣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浣(11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完”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女子贤淑、善良、清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PFQ 仓颉:EJMU 郑码:VWBR 中文电码:3183 区位码: 6829 四角号码: 33112
统一码:6d63 笔顺编号: 4414451135 笔顺读写:捺捺横捺捺折横横撇折 浣的笔顺 丶丶一丶丶フ一一ノフ
汉语大字典
[①][huàn][《廣韻》胡管切,上緩,匣。]亦作“澣1”。
(1)洗涤。
(2)涤除(愁、闷等);宽解。
(3)唐代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沐一次,称作“休浣”。后因称十日为浣,每月上、中、下旬称为上、中、下浣。
(4)水名。参见“浣水”。[②][guǎn][《集韻》古緩切,上緩,見。]通“管1”。
【唐韻】【集韻】?胡玩切,音換。濯衣垢也。一曰滌也。【史記·萬石君傳】身自浣滌。
又【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音緩。
又古緩切,音管。義?同。
又戸版切,音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
又江口。【廣輿記】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 本作?亦作澣。
濯衣垢也。从水?聲。浣:?或从完。
濯衣垢也。从水聲。浣,
或从完。胡玩切
()濯衣垢也。周南箋云:澣謂濯之。半澣曰湔。見上文。从水
聲。胡玩切。十四部。篇、韵皆上聲。按作澣者,今俗字也。
(浣)今从完。小徐本如此。按儀禮古文假浣爲盥。公羊傳亦有此字。
to wash, to rinse
huàn
①<动>洗涤。《史记•扁鹊传》:“湔~肠胃,漱涤五藏。”
②<名>唐代规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叫浣。李白《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复此休~时,闲为畴昔言。”【又】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为上浣、中浣、下浣。
三浣 、上浣 、下浣 、中浣 、休浣 、扑浣 、暴浣 、洗浣 、浣准 、浣帛 、浣慰 、浣拭 、浣染 、浣水 、浣浣 、浣涤 、浣溪沙 、浣溪笺 、浣溪纱 、浣澣 、浣濯 、浣熊 、浣熊科 、浣纱津 、浣纱溪 、浣纱石 、浣纱记 、浣练 、浣花 、浣花叟 、浣花天 、浣花日 、浣花溪 、浣花笺 、浣花翁 、浣花草堂 、浣草 、浣衣 、浣衣局 、浣衣菲食 、浣衣里 、浣雪 、浴浣 、湔浣 、漱浣 、濯浣 、火浣布 、盥浣
《浣》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浣准 、浣帛 、浣慰 、浣拭 、浣染 、浣水 、浣浣 、浣涤 、浣溪沙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笺 、浣溪纱 、浣澣 、浣濯 、浣熊 、浣熊科 、浣纱津 、浣纱溪 、浣纱石 、浣纱记 、浣练 、浣花 、浣花叟 、浣花天 、浣花日 、浣花溪 、浣花笺 、浣花翁 、浣花草堂 、浣草 、浣衣 、浣衣局 、浣衣菲食 、浣衣里 、浣雪
《浣》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杜浣花 、火浣布
《浣》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三浣 、上浣 、下浣 、中浣 、休浣 、扑浣 、暴浣 、洗浣 、浣浣 、浴浣 、湔浣 、漱浣 、濯浣 、盥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