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繁体字:浩) 拼音: hào 注音:ㄏㄠˋ 异体字:㬶澔㵆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浩(11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形声:从氵、告声 可拆字为“氵 告”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正义、勇气、清新俊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TFK 仓颉:EHGR 郑码:VMJ 中文电码:3185 区位码: 2638 四角号码: 34161
统一码:6d69 笔顺编号: 4413121251 笔顺读写:捺捺横撇横竖横竖折横 浩的笔顺 丶丶一ノ一丨一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hào][《廣韻》胡老切,上晧,匣。]亦作“澔1”。
(1)水势盛大貌。
(2)泛指大,远。
(3)多,多馀。
(4)犹高。
(5)小港。
(6)通“傲”。傲慢。
(7)通“皓”。白貌。参见“浩首”。
(8)姓。汉有浩商。见《汉书·翟方进传》。[②][gé][《廣韻》古沓切,入合,見。]义未详。[③][gǎo][《集韻》古老切,上晧,見。]以水滤酒。参见“浩3酒”。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晧。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
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
又居號切,音誥。水名。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考證:〔【書·舜典】浩浩滔天。〕 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
澆也。从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
澆也。从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胡老切
(浩)澆也。按澆當作沆,字之誤也。澆者,也。
非浩義。沄浩沆同義,而又雙聲,故三篆相聯。从水。告聲。胡老切。古音在三部。虞書曰:虞當作唐。洪水浩浩。堯典洪水與浩浩不相屬爲句,檃栝舉之耳。
great, numerous, vast, abundant
hào
①<形>水面广阔盛大。常叠用。《岳阳楼记》:“~~汤汤,横无际涯。”
②<形>气势大;气魄大。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歌弥激烈。”《答李翊书》:“然后~乎其沛然矣。”
③<形>众多。《礼记•王制》:“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
④<形>正大刚直。《梅花岭记》:“忠毅者圣贤家法,其气~然,常留天地之间。”
丁养浩 、东风浩荡 、二连浩特市 、人烟浩穰 、养浩 、十年浩劫 、卷帙浩繁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 、声势浩大 、太浩 、孟浩然 、工程浩大 、张养浩 、徐浩 、昏昏浩浩 、殷浩书空 、汪洋浩博 、泛浩摩苍 、浑浩 、浩丽 、浩亹 、浩仓 、浩侈 、浩倡 、浩倨 、浩初 、浩劫 、浩博 、浩叹 、浩唐 、浩唱 、浩壤 、浩大 、浩如烟海 、浩学 、浩宕 、浩居 、浩广 、浩弥 、浩态 、浩思 、浩慨 、浩旷 、浩星 、浩歌 、浩气 、浩气凛然 、浩气四塞 、浩气英风 、浩气长存 、浩汗 、浩汗无涯 、浩汹 、浩波 、浩洋 、浩浩 、浩浩汤汤 、浩浩荡荡 、浩涆
东风浩荡 、人烟浩穰 、卷帙浩繁 、声势浩大 、昏昏浩浩 、殷浩书空 、汪洋浩博 、泛浩摩苍 、浩如烟海 、浩气凛然 、浩气四塞 、浩气长存 、浩浩汤汤 、浩浩荡荡 、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 、烟波浩渺
《浩》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浩丽 、浩亹 、浩仓 、浩侈 、浩倡 、浩倨 、浩初 、浩劫 、浩博 、浩叹 、浩唐 、浩唱 、浩壤 、浩大 、浩如烟海 、浩学 、浩宕 、浩居 、浩广 、浩弥 、浩态 、浩思 、浩慨 、浩旷 、浩星 、浩歌 、浩气 、浩气凛然 、浩气英风 、浩气长存 、浩汗 、浩汗无涯 、浩汹 、浩波 、浩洋 、浩浩 、浩浩汤汤 、浩浩荡荡 、浩涆 、浩涛 、浩淼 、浩渺 、浩溔 、浩滂 、浩漫 、浩漭 、浩漾 、浩瀁 、浩瀚 、浩瀥 、浩烂 、浩烦 、浩然 、浩然之气 、浩然巾 、浩然正气 、浩特 、浩生 、浩皛 、浩眇 、浩穰 、浩繁 、浩茫 、浩荡 、浩莽 、浩落 、浩虚 、浩蜺 、浩蝩 、浩衍 、浩裾 、浩言 、浩赜 、浩邈 、浩郁狩 、浩酒 、浩闹 、浩阔 、浩露 、浩饮 、浩首
《浩》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东风浩荡 、二连浩特市 、人烟浩穰 、十年浩劫 、卷帙浩繁 、呼和浩特市 、声势浩大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 、张养浩(1270-1329) 、昏昏浩浩 、殷浩书空 、汪洋浩博 、泛浩摩苍 、浩浩汤汤 、浩浩荡荡 、烟波浩渺 、白浩浩 、食指浩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浩》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侈浩 、养浩 、太浩 、昏昏浩浩 、浑浩 、浩浩 、渊浩 、滂浩 、白浩浩 、穰浩 、繁浩 、荆浩 、骀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