済(繁体字:済) 拼音: jì,jǐ 注音:ㄐ一ˋ ㄐ一ˇ 异体字:濟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済(18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齐”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博学多才,清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YJF 仓颉:EYKL 郑码:VSND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0124
统一码:6e08 笔顺编号: 44141343211 笔顺读写:捺捺横捺横撇捺撇竖横横 済的笔顺 丶丶一丶一ノ丶ノ丨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jì]同“濟1”。《宋元以来俗字谱》:“濟”,《列女传》、《古今杂剧》、《三国志平话》、《岭南逸事》作“済”。按,亦为“濟”的日本用简体汉字。[②][jǐ]同“濟2”。《宋元以来俗字谱》:“濟”,《列女传》、《古今杂剧》、《三国志平话》、《岭南逸事》作“済”。按,亦为“濟”的日本用简体汉字。[③][qí]同“濟3”。《宋元以来俗字谱》:“濟”,《列女传》、《古今杂剧》、《三国志平话》、《岭南逸事》作“済”。按,亦为“濟”的日本用简体汉字。
〔古文〕泲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禮切,音秭。水名。【說文】水出常山郡房子縣贊皇山。【釋名】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風俗通·山澤篇】濟者齊,齊其度量也。【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傳】泉源爲沇,流去爲濟。
又水名,出酈縣。【山海經】支離之山,濟水出焉。
又濟南,郡名。【廣輿記】漢初爲濟南國,景帝時分郡。
又濟濟,衆盛之貌。一曰多威儀也。【詩·大雅】濟濟多士。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計切,音霽。渡也。【揚子·方言】過渡謂之涉濟。【詩·邶風】濟有深涉。
又止也。【詩·鄘風】旣不我嘉,不能旋濟。
又與霽通。亦止也。【爾雅·釋天】濟,謂之霽。【疏】濟,止也。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
又成也。【左傳·僖二十年】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又利用也。【易·繫辭】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又益也。【左傳·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請濟師于王。
又賙救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又相助也。【易·謙卦】天道下濟而光明。
又【揚子·方言】濟,憂也。陳楚或曰溼,或曰濟。
又讀作擠,滅也。【晉語】二帝用師,以相濟也。【註】濟,當讀爲擠。
又【集韻】前西切,音齊。濟濟,祭祀容。
又在禮切,音薺。與霽同。
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从水齊聲。
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从水齊聲。子礼切〖注〗㴉、泲,古文。
(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常山郡房子、見前志。後志云。常山國房子。今直隷正定府贊皇縣是其地。前志房子下曰。贊皇山、石濟水所出。東至廮陶入泜。後志曰。贊皇山在縣西南六十里。濟水所出。按此水名與四瀆之?字各不同。而經傳皆作濟。風俗通遂誤以常山房子之水列入四瀆。而云廟在東郡臨邑縣。豈知班志臨邑下云有?廟、字固作?乎。今本前志石濟水、石字疑衍。以說文、風俗通、後志正之。皆不當有石字。一統志曰。舊志云槐水出黃沙嶺。流經贊皇縣西北十里。入元氏縣畍。合泜水。又東南歷高邑、柏鄉、達寧、晉縣。入胡盧河。卽古大陸澤。玉裁謂槐水卽古濟水也。贊皇山在今贊皇縣西南。从水。
聲。子禮切。十五部。今字以爲濟渡字。
help, aid, relieve; ferry, 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