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繁体字:漬) 拼音: zì 注音:ㄗˋ 异体字:漬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渍(15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氵、责声 可拆字为“氵 责”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优雅,独立,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GMY 仓颉:EQMO 郑码:VCLO 中文电码:3356 区位码: 5553 四角号码: 35182
统一码:6e0d 笔顺编号: 44111212534 笔顺读写:捺捺横横横竖横竖折撇捺 渍的笔顺 丶丶一一一丨一丨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zì][《廣韻》疾智切,去寘,從。]亦作“洓3”。“渍1”的繁体字。
(1)腌渍;浸泡。
(2)谓淘。参见“漬米”。
(3)沾染;濡染。
(4)指因接触而受影响。
(5)浸润;湿润。
(6)滑;溜。
(7)聚积(水等液体)。
(8)指积水。
(9)谓尘垢等积在物体上。
(10)积在物体上的滓垢。
(11)谓病重。
(12)指牲畜染疫而死。[②][sè][《類篇》色責切]“渍2”的繁体字。雨或泪洒落。
〔古文〕洓【唐韻】前知切【集韻】【韻會】疾智切,?音胔。【說文】漚也。
又浸漬也。【史記·貨殖傳】漸漬於失敎。
又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淳而漬之。
又獸死也。【禮·曲禮】四足曰漬。【註】漬謂相瀸汙而死。考證:〔【禮·曲禮】四足曰漬。【註】漬謂相瀸汙而死。 〕 謹照原文汗改汙。
漚也。从水責聲。
漚也。从水責聲。前智切〖注〗洓,古文。
漚也。謂浸漬也。古多假爲骴字。公羊傳大瘠。禮記注引作大漬。公羊傳。瀸者何。漬也。衆殺戍者也。周禮蜡氏。掌除骴。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讀爲漬。謂死人骨也。漢志。國亡捐瘠。孟康曰。肉腐爲瘠。按骴漬脊瘠四字、古同音通用。當是骴爲正字也。从水。聲。前智切。十六部。
soak, steep; dye; stains; sodden
zì
①<动>浸;泡。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净淘种子,~经三宿。”
②<动>染。《考工记•种氏》:“淳而~之。”《汉书•礼乐记》:“民惭~恶俗。”
含渍 、大渍 、挼渍 、染渍 、水渍 、汗渍 、汗渍渍 、污渍 、油渍 、油渍渍 、油渍麻花 、沾渍 、泪渍 、津渍 、浸渍 、涵渍 、淹渍 、渍墨 、渍染 、渍水 、渍污 、渍浸 、渍涝 、渍淖 、渍渍 、渍渐 、渍病 、渍痕 、渍米 、渍酒 、渐渍 、渗渍 、湛渍 、湿渍渍 、瀸渍 、炙鸡渍酒 、熏渍 、盐渍化 、积渍 、秽渍 、腌渍 、蜜渍 、血渍
油渍麻花 、炙鸡渍酒
《渍》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渍 、渍墨 、渍染 、渍水 、渍污 、渍浸 、渍涝 、渍淖 、渍渍 、渍渐 、渍病 、渍痕 、渍米 、渍酒
《渍》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汗渍渍 、油渍渍 、油渍麻花 、湿渍渍 、炙鸡渍酒 、盐渍化
《渍》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含渍 、大渍 、挼渍 、染渍 、水渍 、汗渍 、汗渍渍 、污渍 、沈渍 、油渍 、油渍渍 、沾渍 、泪渍 、津渍 、浸渍 、涵渍 、淹渍 、渍 、渍渍 、渐渍 、渗渍 、湛渍 、湿渍渍 、濡渍 、瀸渍 、熏渍 、积渍 、秽渍 、腌渍 、蜜渍 、血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