湡(繁体字:湡) 拼音: yú 注音:ㄩˊ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湡(13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禺”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内敛,高贵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JMY 仓颉:EWLB 郑码:VKLZ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6127
统一码:6e61 笔顺编号: 441251125214 笔顺读写:捺捺横竖折横横竖折竖横捺 湡的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汉语大字典
[①][yú][《廣韻》遇俱切,平虞,疑。]地名。
【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音虞。水名。【說文】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
又吾翁切,㟅上聲。義?同。
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東北入寖。从水禺聲。
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東北入寖。从水禺聲。噳俱切
(湡)湡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東北入濅。趙國襄國、二志同。今直隷順德府郉臺縣西南有襄國故城。商祖乙遷於郉、周時郉國皆在此。前志襄國下曰。西山、渠水所出。東北至廣平國任縣入?。按渠水當是湡水之譌。一統志曰。灃河源出郉臺縣東南。東流逕南和縣西南。又東北逕任縣東。至隆平縣入胡盧河。卽百泉水也。方輿紀要曰。百泉水、葢卽灃河之上源。引志云百泉水、一名湡水。又名鴛鴦水。隋志以爲㴲水也。鴛鴦水在南和縣西。見魏都賦注。从水。禺聲。噳俱切。古音在四部。顔師古音藕。又音牛吼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