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繁体字:溫) 拼音: wēn 注音:ㄨㄣ 异体字:温昷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溫(14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昷”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可爱,文静,自信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LWL 仓颉:EWOT 郑码:VJOL 中文电码:330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6112
统一码:6eab 笔顺编号: 4412534125221 笔顺读写:捺捺横竖折撇捺横竖折竖竖横 溫的笔顺 丶丶一丨フノ丶一丨フ丨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wēn]“温1”的旧字形。[②][yùn]“温2”的旧字形。
【說文】温本字。
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从水?聲。
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从水聲。烏魂切
(溫)溫水。出楗爲符。句。南入黔水。楗依王氏宋本從木。釋曰:漢碑犍爲皆作楗爲。是也。符,各本作涪,誤,今正。地理志犍爲郡符下云:溫水,南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南至鄨,入江。按黚黔音同。黔水卽黚水。水經於江水曰:又東過枳縣西。延江水從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枳縣,今重慶府涪州治也。枳與涪陵縣壤接。今涪州城東北有黔江,南自貴州合諸水入焉。亦曰烏江,亦曰涪江,亦曰涪陵江。此水自西而東而北,源流二千三百里。詳見水道提綱。會貴州大定、貴陽、遵義、平越、石阡、思南六府及湖廣施南半府、四川酉陽、黔江、彭水、南川、涪州諸水,實巨川也。水經注延江篇曰:溫水,一曰煗水。出犍爲符縣,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縣南,與溫水會。俱南入鄨水。江水篇曰:華陽記曰:枳縣在江州巴郡東四百里,治涪陵水會,皆烏江之源委也。漢志今本疑有奪字,以水經注正之。疑當云溫水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出符至鄨,北入江。鄨非入江之地,今云至鄨入江,非例也。水經之延江水,於江水條曰枳縣西注江,於延江條曰至沅陵縣入於沅。酈氏有一水枝分之說。但許不言黔水所入。班但言黚水入江,不言何處入江。古人略之,葢其愼也。水道提綱綜緝冣詳,而覈之古籍猝難互證。犍爲符縣,今四川瀘州合江縣其地也。从水
聲。烏䰟切。十三部。今以爲溫煗字。許意當用
爲溫煗。
lukewarm, warm; tepid, mild
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