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滂字的意思

滂
拼音pāng
注音ㄆㄤ
部首氵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丶一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统一码6EC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āng(ㄆㄤ)

⒈  形容水涌出:滂流。滂沱。滂沛。滂濞()(a.形容水流相击的声音;b.形容雨水量多;c.形容众多)。

造字法

形声:从氵、旁声

English

torrential; voluminous

滂(繁体字:滂)   拼音: pāng  注音:ㄆㄤ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滂(14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氵、旁声 可拆字为“氵 旁”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贤淑,高贵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UPY   仓颉:EYBS   郑码:VSWS   中文电码:3316   区位码: 6872   四角号码: 30127

统一码:6ec2   笔顺编号: 4414143454153   笔顺读写:捺捺横捺横捺撇捺折捺横折撇   滂的笔顺 丶丶一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汉语大字典

[①][pāng][《廣韻》普郎切,平唐,滂。]亦作“汸2”。
(1)水广大貌。
(2)泛指广大。
(3)涌流。
(4)浇灌。参见“滂潤”。
(5)方言。漂浮。
(6)水名。
(7)通“榜”。参见“滂人”。[②][pēng][《集韻》披庚切,平庚,滂。]见“滂2濞”。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普郎切【集韻】【韻會】鋪郎切,?音霶。【說文】沛也。【詩·小雅】俾滂沱矣。 
又水名。【山海經】虖勺之山,滂水出焉。 
又滂洋,饒廣也。【前漢·郊祀歌】福滂洋。 
又淜滂,風擊物聲。【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又滂人,掌山澤之官。【淮南子·時則訓】令滂人納材葦。 
又【韻會】【正韻】?普浪切,義同。 
又【集韻】披庚切,音澎。與洴泙同。水聲。【史記·司馬相如傳】洶湧滂㵒。 
又【集韻】蒲光切,音傍。水流聲。【前漢·司馬相如傳】滂濞沆漑。郭璞讀。 【集韻】或作雱霶䨦。

说文解字

沛也。从水㫄聲。

沛也。从水㫄聲。普郎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霶霈,非是。

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霶霈,非是。

(滂)沛也。小雅曰。俾滂沱矣。从水。旁聲。普郞切。十部。

英语翻译

torrential; voluminous

带"滂"字的组词

大雨滂沱 、沛滂 、浩滂 、涕泗滂沱 、涕泗滂沲 、涕滂 、混滂 、渒滂 、滂敷 、滂施 、滂母 、滂汩 、滂沛 、滂沱 、滂沱大雨 、滂沲 、滂泽 、滂洋 、滂流 、滂浡 、滂浩 、滂润 、滂渤 、滂渤怫郁 、滂湃 、滂溏 、滂滂 、滂澍 、滂濞 、滂硠 、滂薄 、滂被 、滂集 、滂霈 、膺滂 、范滂 、青滂

带"滂"字的成语

大雨滂沱 、涕泗滂沱 、涕泗滂沲 、滂沱大雨

《滂》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滂人 、滂敷 、滂施 、滂母 、滂汩 、滂沛 、滂沱 、滂沱大雨 、滂沲 、滂注 、滂泽 、滂洋 、滂洽 、滂流 、滂浡 、滂浩 、滂润 、滂渤 、滂渤怫郁 、滂湃 、滂溏 、滂溢 、滂滂 、滂澍 、滂濊 、滂濞 、滂硠 、滂葩 、滂薄 、滂集 、滂霈

《滂》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大雨滂沱 、涕泗滂沱 、涕泗滂沲

《滂》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沛滂 、浩滂 、涕滂 、混滂 、渒滂 、滂滂 、膺滂 、青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