漞(繁体字:漞) 拼音: mì 注音:ㄇ一ˋ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漞(15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覓”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多才,阳光,自信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EHQ 仓颉:EBBU 郑码:VPLR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2112
统一码:6f1e 笔顺编号: 44134432511135 笔顺读写:捺捺横撇捺捺撇竖折横横横撇折 漞的笔顺 丶丶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一ノフ
汉语大字典
[①][mì][《廣韻》莫狄切,入錫,明。]
(1)同“汨”。
(2)石名。可做砚。产于甘肃省陇西。
【廣韻】【集韻】?莫狄切,音覓。與汨同。
又石名。可爲研。【米芾·硯史】通遠軍漞石硯。
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从水,冥省聲。
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从水冥省聲。莫狄切〖注〗淿,古文。
(汨)長沙汨羅淵也。長沙下葢奪羅字。許例郡縣兼書。前志長沙國羅。後志長沙郡羅。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今湖南長沙府湘陰縣縣東北六十里有羅縣城是也。岳州府平江縣縣南。三十里亦有羅城、云古羅子國也。水經注湘水篇曰。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汨水、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又西逕羅縣北。謂之羅水。又西逕玉笥山。又西爲屈潭。卽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沈於此。又西逕汨羅戍南。西南注於湘。春秋之羅汭、世謂之汨羅口。按今湘陰縣北七十里汨羅江是也。从水。冥省聲。莫狄切。古音十一部。與十六部合韵。屈平所沈水。小徐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