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繁体字:涩) 拼音: sè 注音:ㄙㄜˋ 异体字:㴔歮歰涩渋澁瀒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澀(16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止”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财富,稳重,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VYH 仓颉:ESIM 郑码:VYII 中文电码:339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7111
统一码:6f80 笔顺编号: 44153453421212121 笔顺读写:捺捺横折撇捺折撇捺竖横竖横竖横竖横 澀的笔顺 丶丶一フノ丶フノ丶丨一丨一丨一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sè][《廣韻》色立切,入緝,生。]亦作“歮1”。亦作“澁1”。亦作“濇1”。亦作“瀒1”。“泣3”的被通假字。“涩1”的繁体字。
(1)不光滑;不灵活;不滑润。
(2)味不甘滑,像明矾或不熟的杮子那样使舌头感到麻木干燥的味道。
(3)说话、写文章迟钝、艰难、生硬,不流畅。
(4)道路险阻;不通畅。
(5)生锈。
(6)急。
【唐韻】【韻會】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音濇。與歰同。【說文】不滑也。【風俗通·十反篇】冷澀比干寒蜒。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溫庭筠詩】澀浪浮瓊砌。
又竹名。【范成大·桂海草木志】澀竹,膚麤澀如砂紙。【集韻】或作瀒?澁。?字原作刃下止。
不滑也。从四止。
不滑也。从四止。色立切〖注〗《字彙補》:歮與澀同。文十四 重一
(歰)不滑也。从四止。色立切。七部。
astringent; harsh; uneven, 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