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繁体字:澧) 拼音: lǐ 注音:ㄌ一ˇ 异体字:醴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澧(17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 可拆字为“氵 豊”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个性,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MAU 仓颉:ETWT 郑码:VKJU 中文电码:3430 区位码: 6902 四角号码: 35118
统一码:6fa7 笔顺编号: 4412512211251431 笔顺读写:捺捺横竖折横竖竖横横竖折横捺撇横 澧的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丨丨一一丨フ一丶ノ一
汉语大字典
[①][lǐ][《廣韻》盧啟切,上薺,來。]
(1)水名。源出湖南省西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处,向东南流经桑植,再向南向东经大庸、慈利、石门、澧县、津市,再向南流入七里湖。
(2)水名。源出河南省桐柏县西北胎簪山,西北流至唐河县南注入唐河。
(3)水名。源于河南省方城县北伏牛山,流经叶县、舞阳之间,至漯河市北与沙河合,再向东北然后折向东南流至周口镇与颍河汇合。古称澧水,今称澧河。
(4)见“澧沛”。
(5)象声词。参见“澧澧”。
(6)古州名。治所在澧阳(今湖南省澧县)。隋置,唐宋因之,公元1912年改澧县。
(7)通“醴”。甜美。参见“澧泉”、“澧源”。
【唐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第切,?音禮。水名。【說文】水出南陽雉衡山。【山海經】雅山,澧水出焉。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充縣歷山,澧水所出。【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
又東至于澧。
又州名。【韻會】漢屬武陵郡,隋置澧州。【廣輿記】今屬岳州府。
又通作醴。【列子·湯問篇】甘露降,澧泉涌。考證:〔【列子·殷湯篇】甘露降,澧泉涌。〕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从水豊聲。
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从水豊聲。盧啓切
(澧)澧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南陽郡雉、二志同。雉音弋爾反。今河南南陽府治南陽縣府北八十里有故雉城、漢縣也。前志雉下曰。衡山、澧水所出。東至郾入汝。郾、顔本譌作云音屋。非也。水經注曰。汝水、又東南逕郾縣故城北。又東得醴水口。醴水、出南陽雉縣衡山。卽山海經中山經之衡山。馬融廣成頌曰。面據衡陰。在雉縣畍。故世謂之雉衡山。東南流逕葉縣故城北。又東注葉陂。又東逕郾縣故城南。左入汝。按馬融傳注引中山經又東三十里曰雉山。澧水出焉。又東五十里曰宣山。又東四十五里曰衡山。然則分之爲雉衡二山。合之則單
衡山。李賢曰。衡山在今鄧州向城縣北。杜佑曰。北重山在向城縣北。卽是三鵶之第一。又北分嶺山嶺北。卽三鵶之第二鵶也。其第三鵶入臨汝郡魯山縣畍。杜之三鵶、葢卽古衡山也。今澧水未詳。从水。豊聲。盧啟切。十五部。此條衡山、非南岳。澧水、非入洞庭之澧水。入洞庭之水、水經別爲篇。其字本作醴。禹貢江又東至於醴。衛包始改爲澧。鄭注醴爲陵。云今長沙有醴陵縣。馬融、王肅醴爲水名。夏本紀、地理志皆作醴。尙書正義、史記索隱引楚詞濯余佩兮醴浦。正作醴。水經注出雉衡山者、從酉。出武陵者、從水。正是互譌也。
river in northern Hunan province
沅芷澧兰 、沅茞澧兰 、澧兰沅芷 、澧水 、澧沛 、澧泉 、澧源 、澧澧 、陈澧
沅芷澧兰 、沅茞澧兰 、澧兰沅芷
《澧》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澧兰沅芷 、澧水 、澧沛 、澧泉 、澧源 、澧澧
《澧》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沅芷澧兰 、沅茞澧兰
《澧》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澧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