灋(繁体字:灋) 拼音: fǎ 注音:ㄈㄚˇ 异体字:法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8画 总笔画:21画 康熙字典:灋(22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8画 总笔画:2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去”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财富,博学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YNC 仓颉:EIFI 郑码:VTBZ 中文电码:349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0132
统一码:704b 笔顺编号: 441413522115444412154 笔顺读写:捺捺横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捺捺捺捺横竖横折捺 灋的笔顺 丶丶一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丶丶丶丶一丨一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fǎ][《廣韻》方乏切,入乏,非。]“佱1”的今字。亦作“灋1”。
(1)刑法。亦泛指法律。
(2)指守法。
(3)谓依法惩处。
(4)规章;制度。
(5)指合乎规章制度,合法度。
(6)标准;模式。
(7)常规,常理。
(8)仿效,效法。
(9)方法;作法。
(10)古代对天子御用设备的专称。参见“法駕”。
(11)法术。
(12)相术家指人的面相、手相、骨相等。
(13)我国战国时期学派名。
(14)指历法。
(15)指法酒。
(16)通“廢”。废弃。
(17)通“廢”。大,矜大。参见“法行”。
(18)古代数学术语。指乘数或除数,与“實數”(被乘数或被除数)相对。
(19)助词。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
(20)佛教语。梵语dharma的意译。指事物及其现象。亦特指佛法。
(21)姓。汉有法雄。见《後汉书》本传。
【玉篇】古文法字。註詳五畫。【說文】?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故从廌从去。【周禮·天官·太宰】以八灋治官府。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佱:古文。
也。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佱,古文。方乏切文四 重二
(灋)㓝也。㓝者,罰辠也。易曰:利用㓝人,以正法也。引伸爲凡模笵之偁。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者,鑄器之法也。平之如水。从水。説从水之意。張釋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
所㠯觸不直者去之。从
去。下
字今依韵會補。此説从
去之意。法之正人,如
之去惡也。方乏切。八部。
(法)今文省。許書無言今文者,此葢隸省之字,許書本無,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㪿無折。
(佱)古文。
law
九灋 、八灋 、官灋 、廉灋 、式灋 、教灋 、比灋 、田灋 、辟灋 、邦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