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燀字的意思

燀
拼音chǎn dǎn chàn
注音ㄔㄢˇ ㄉㄢˇ ㄔㄢˋ
部首火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ノノ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统一码71C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ǎn(ㄔㄢˇ)

⒈  烧:“火之燀也,固定(走)上。”

⒉  盛:“杀机杀运之动,莫燀于秦。”

⒊  炊:“燀之以薪。”

⒋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将桃等物放沸汤中浸泡,便于去皮。

其他字义

dǎn(ㄉㄢˇ)

⒈  热:“故冬不凄寒,夏无炎燀。”

其他字义

chàn(ㄔㄢˋ)

⒈  难。

English

to make a fire; blaze

燀(繁体字:燀)   拼音: chǎn,dǎn,chàn  注音:ㄔㄢˇ ㄉㄢˇ ㄔㄢˋ

部首:火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燀(16画)

简体部首:火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火 單”

繁体部首: 火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敏锐,文静,阳光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OKKF   仓颉:FRRJ   郑码:UOKE   中文电码:359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96856

统一码:71c0   笔顺编号: 4334251251251112   笔顺读写:捺撇撇捺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   燀的笔顺 丶ノノ丶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chǎn][《廣韻》昌善切,上獮,昌。][《廣韻》旨善切,上獮,章。][《廣韻》尺延切,平仙,昌。]
(1)炊,烧火。
(2)煮。
(3)燃烧。
(4)火焰升起貌。
(5)炽盛;显扬。[②][dǎn][《集韻》黨旱切,上緩,端。]热甚。

康熙字典

【唐韻】充善切【集韻】【韻會】【正韻】蜀善切,?音闡。【說文】炊也。【左傳·昭二十年】燀之以薪。【周語】火無炎燀。【註】燀,焱起貌。 
又【史記·秦始皇紀】威燀旁達。【前漢·敘傳】燀耀威靈。【註】師古曰:燀,熾也。 
又【廣韻】然也。 
又【韻會】光明貌。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厚燠也。【呂氏春秋】衣不燀?。 
又【廣韻】尺延切【集韻】【韻會】稱延切,?音嘽。【廣韻】火起貌。【何晏·景福殿賦】冬不凄寒,夏無炎燀,鈞調中適,可以永年。

说文解字

炊也。从火單聲。《春秋傳》曰:“燀之以薪。”

炊也。从火單聲。《春秋傳》曰:“燀之以薪。”充善切

(燀)炊也。从火。單聲。充善切。十四部。春秋傳曰。燀之㠯薪。左傳昭公二十年文。

英语翻译

to make a fire; blaze

燀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chǎn
①<动>炊,烧火煮。《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
②<动>燃烧。《国语•周语下》:“水无沉气,火无灾~。”【引】炽热。何晏《景福殿》:“故冬不凄寒,夏无炎~。”【又】光烈,炽盛。《史记•秦始皇本纪》:“威~旁达,莫不宾服。”
dǎn
厚。《吕氏春秋•重己》:“衣不~热。”
【燀赫】形容声势盛大。李白《古风》之三十三:“凭陵随海运,~因风起。”

带"燀"字的组词

威燀 、灾燀 、炎燀 、烹燀 、燀业 、燀威 、燀热 、燀耀 、燀赫

《燀》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燀业 、燀威 、燀热 、燀耀 、燀赫

《燀》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威燀 、灾燀 、炎燀 、烹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