盉(繁体字:盉) 拼音: hé
部首: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盉(10画)
简体部首:皿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禾 皿”
繁体部首: 皿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阳光,贤淑,阳刚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TLF 仓颉:HDBT 郑码:MFLK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0102
统一码:76c9 笔顺编号: 3123425221 笔顺读写:撇横竖撇捺竖折竖竖横 盉的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丨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hé][《廣韻》户戈切,平戈,匣。][《廣韻》胡卧切,去過,匣。]
(1)古代酒器。青铜制。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於酒之器,所以節酒之厚薄者也。”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諧聲。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麥稈以吸酒。”一说,调五味之器。见《广韵·平戈》。
(2)调味。后通作“和”。
【唐韻】戸戈切【集韻】胡戈切,?音禾。【說文】調味也。【廣韻】調五味器。【博古圖】商有阜父丁盉,執戈父癸盉。周有單從盉,嘉仲盉,龍首盉,雲雷盉,三螭盉,蛟螭盉,麟盉,螭虬盉,粟紋盉,細紋熊足盉。漢有鳳盉,螭首虬紋盉,凡一十四器。其款識或謂之彝,或謂之尊或謂之卣,取調和五味之義則一也。
又【廣韻】【集韻】?胡臥切,禾去聲。義同。 【玉篇】今作和。
調味也。从皿禾聲。
調味也。从皿禾聲。戶戈切
(盉)調味也。調聲曰龢。調味曰盉。今則和行而龢盉皆廢矣。部曰鬻、五味盉羹也。从皿。調味必於器中。故从皿。古器有名盉者。因其可以盉羹而名之盉也。廣川書跋引說文。調味器也。沾器字非。禾聲。戸戈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