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砲字的意思

砲
拼音pào
注音ㄆㄠˋ
部首石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一ノ丨フ一ノフフ一フ统一码783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ào(ㄆㄠˋ)

⒈  同“炮3”。

English

gun, cannon

砲(繁体字:砲)   拼音: pào  注音:ㄆㄠˋ   异体字:炮礮

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砲(10画)

简体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石 包”

繁体部首: 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多才,时尚,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DQNN   仓颉:MRPRU   郑码:GRY   中文电码:427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17612

统一码:7832   笔顺编号: 1325135515   笔顺读写:横撇竖折横撇折折横折   砲的笔顺 一ノ丨フ一ノフフ一フ

汉语大字典

[①][pào][《集韻》披教切,去效,滂。]亦作“礟1”。亦作“礮1”。
(1)兵器的一种。本是用来发射石弹的机械装置,后发展成为金属管状火器,用火药发射金属弹头。
(2)炮石。
(3)炮击。
(4)爆竹的简称。参见“砲粲”。
(5)方言。量词。多用于成堆成捆的东西。

康熙字典

【正字通】同礮省。詳礮字註。

说文解字

毛炙肉也。从火包聲。薄交切

(炮)毛炙肉也。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宫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爲許所本。六月、韓奕皆曰炰鼈。箋云。炰、以火孰之也。鼈無毛而亦曰炰。則毛與炮二事。鄭說爲長矣。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是知炰缹爲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謂不過濡也。裹燒曰炮。燥煑亦曰炮。漢人燥煑多用缹字。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从火。包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英语翻译

gun, cannon

带"砲"字的组词

依法砲制 、如法砲制 、敲锣放砲 、枪烟砲雨 、烹龙砲凤 、砲凤烹龙 、砲龙烹凤 、鸟枪换砲

带"砲"字的成语

依法砲制 、如法砲制 、敲锣放砲 、枪烟砲雨 、烹龙砲凤 、砲凤烹龙 、砲龙烹凤 、鸟枪换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