祮(繁体字:祮) 拼音: gào 注音:ㄍㄠˋ
部首:礻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祮(11画)
简体部首:礻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礻 吉”
繁体部首: 礻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内敛,财富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PYFK 仓颉:IFGR 郑码:WSBJ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4261
统一码:796e 笔顺编号: 4524121251 笔顺读写:捺折竖捺横竖横竖折横 祮的笔顺 丶フ丨丶一丨一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gào][《廣韻》苦浩切,上晧,溪。]亦作“祮1”。亦作“禞1”。
(1)古代祭礼之一,即告祭。
(2)祷告。
(3)古代祭礼之一,即报祭。
(4)感谢。
【龍龕】同祰。
告祭也。从示从告聲。
告祭也。从示从告聲。苦浩切
(祰)吿祭也。自祪以下六字皆主言祖廟。故知吿祭謂王制天子諸矦將出。造乎禰。曾子問諸矦適天子。必吿於祖。奠於禰。諸矦相見。必告於禰。反必親告於祖禰。伏生尚書歸假於祖禰。皆是也。周禮六祈二曰造。杜子春云。造祭於祖也。當許時。禮家造字容有作祰者。从示。告聲。苦浩切。古音在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