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縮字的意思

縮
拼音suō sù
注音ㄙㄨㄛ ㄙㄨˋ
部首糹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丶丶フノ丨一ノ丨フ一一统一码7E2E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ù(ㄙㄨˋ)

⒈  均见“缩”。

English

contract, draw in, reduce

縮(繁体字:缩)   拼音: suō,sù  注音:ㄙㄨㄛ ㄙㄨˋ   异体字: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縮(17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宿”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优雅,博学多才,聪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PWJ   仓颉:VFJOA   郑码:ZWAN   中文电码:898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3962

统一码:7e2e   笔顺编号: 55444444532132511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捺捺折撇竖横撇竖折横横   縮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丶丶フノ丨一ノ丨フ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suō][《廣韻》所六切,入屋,生。]亦作“摍1”。亦作“1”。“缩1”的繁体字。
(1)捆扎。
(2)退。
(3)短。
(4)收敛;收缩。
(5)亏欠,不足。
(6)节省,减缩。参见“縮衣節食”。
(7)纵;直。《礼记·檀弓上》:“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郑玄注:“縮,縱也。”《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杨伯峻注:“《檀弓》以'縮''衡'對言,爲'横直'之'直';此則爲'曲直'之'直'。”参见“縮俎”。一说,縮读为“蹙”。蹙,近。
(8)取。
(9)滤酒去渣。参见“縮酌”。
(10)姓。战国时有缩高。见《战国策·魏策四》。[②][sù]“缩2”的繁体字。见“縮2砂蔤”。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說文】亂也。一曰蹴也。【爾雅·釋詁】縱縮,亂也。【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註】縮,從也。霤以東方爲從。古文縮爲蹙。【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註】縮,從也。 
又【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註】縮者,約束之。【詩·大雅】縮版以載。 
又【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註】縮,去滓也。【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又【孟子】自反而縮。【趙岐註】縮,義也。【朱子·集註】縮,直也。 
又【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註】歉也,贏之反也。 
又【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又【玉篇】退也,止也。 
又【廣韻】斂也,短也。 
又姓。【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又【韻補】叶式律切。【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考證:〔【左傳·僖元年】無以縮酒。〕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说文解字

亂也。从糸宿聲。一曰蹴也。

亂也。从糸宿聲。一曰蹴也。所六切

(縮)亂也。釋詁曰:縮,亂也。通俗文云:物不申曰縮。不申則亂,故曰亂也。不申者申之則直。禮記:古者冠縮縫。孟子:自反而縮。皆謂直也。亂者治之。詩曰:縮版以載。爾雅、毛傳皆曰:繩之謂之縮之。治縮曰縮,猶治亂曰亂也。从糸宿聲。所六切。三部。一曰蹴也。蹴者,躡也。躡者,蹈也。蹈者,踶也。踶者,躛也。凡足掌迫地不遽起曰踶,是以蹴鞠謂之蹋鞠,蹋而起之也。論語:足縮縮如有循。鄭注曰:舉前曳歱行也。曳歱行不遽起,故曰縮縮。俗作蹜蹜,非。歱,足跟也。

英语翻译

contract, draw in, reduce

带"縮"字的组词

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