繠(繁体字:繠) 拼音: ruǐ 注音:ㄖㄨㄟˇ 异体字:橤
部首:糸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8画 康熙字典:繠(18画)
简体部首:糸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心 糸 三叠字”
繁体部首: 糸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安康,个性,活泼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NNNI 仓颉:PPPF 郑码:WZWZ 中文电码:8989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3903
统一码:7e60 笔顺编号: 454445444544554234 笔顺读写:捺折捺捺捺折捺捺捺折捺捺折折捺竖撇捺 繠的笔顺 丶フ丶丶丶フ丶丶丶フ丶丶フフ丶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ruǐ][《廣韻》如壘切,上旨,日。][《廣韻》如累切,上紙,日。]
(1)下垂貌。
(2)通“蘂”。花蕊。
【廣韻】如壘切【集韻】【韻會】乳棰切【正韻】如累切,?音蘂。【廣韻】茸也,垂也。
又佩垂貌。【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曰:佩玉繠兮,余無所繫之。【註】繠然服飾備也。
又【集韻】汝垂切。義同。
垂也。从惢糸聲。
垂也。从惢糸聲。如壘切文二
(繠)也。
各本作
,誤,今正。左傳曰:佩玉繠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注云:繠然,服飾僃也。按繠然,垂意。左氏繠繫睨爲韵,古音在十六部也。从惢糸。各本下有聲字,今
。此會意字。糸者,所以系而垂之也。不入糸部者,重惢也。惢亦聲。如壘切。古音在十六部。
hang
瑶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