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绾
〈动〉
(2) 同本义 [wear]。如:绾组(系结组绶);绾结(系结;打结)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儒林外史》
(4) 又如:绾合(结合,系在一起);绾发(束发,结发。比喻少年);绾髻(束发编结为髻);绾角儿(古时孩童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因以借指童年);绾束(缠缚);绾约(绾束,盘绕成结)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唐·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7) 控制 [control]。如:绾握(掌握);绾摄(掌握,统摄)
北邻乌桓、 夫余,东绾 秽貉、 朝鲜、 真番之利。——《史记》
(11) 挽;牵 [carry on the arm]。如:绾手(挽手;拉住手);绾合(牵线撮合)
◎ 绾
〈名〉
绾(繁体字:綰) 拼音: wǎn 注音:ㄨㄢˇ
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绾(14画)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纟、官声 可拆字为“纟 官”
繁体部首: 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财富,大气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PNN 仓颉:VMJRR 郑码:ZWY 中文电码:4852 区位码: 7126 四角号码: 23177
统一码:7efe 笔顺编号: 55144525151 笔顺读写:折折横捺捺折竖折横折横 绾的笔顺 フフ一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wǎn][《廣韻》烏板切,上潸,影。][《廣韻》烏患切,去諫,影。]“绾1”的繁体字。
(1)系结。
(2)牵;拉住。
(3)盘绕成结。
(4)控制;掌握。
(5)将一物固定在另一物体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版切,音捾。【說文】惡也,絳也,
又絹也。【玉篇】貫也,羂也。【廣韻】繫也。【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註】綰者,統其要津。
又【廣韻】烏患切,音畹。鉤繫也。亦作綄。
惡也,絳也。从糸官聲。一曰綃也。讀若雞卵。
惡也,絳也。从糸官聲。一曰綃也。讀若雞卵。烏版切
惡絳也。惡下各本衍也。今刪。此如粊下云惡米也、繫下云惡絮也。謂絳色之惡者也。从糸。官聲。烏版切。十四部。一曰?也。?各本作絹。今正。网部?、一曰綰也。二篆爲轉注。老考互訓之例也。?字不行、多叚絹爲之。周禮翨氏注置其所食之物於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腳是也。但他書容可同音相代。淺人將此?改作絹、則似綰可訓繒如麥䅌色。全書之條理不可知矣。讀許者不可不思。讀若雞卵。卵古讀如關。綰音亦如是。說詳卵部。
to string together, to bind up
wǎn
①<动>系。《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绛侯~皇帝玺,将兵于北军。”【又】盘结。梅尧臣《桓妬妻》诗:“妾初见主来,~髻下庭隅。”
②<动>统管;总揽。《史记•货殖列传》:“东~秽貉、朝鲜、真番之利。”《史记•张仪列传》:“独擅~事。”
利绾名牵 、楼揽罗绾 、毂绾 、牵绾 、绾会 、绾发 、绾合 、绾手 、绾握 、绾摄 、绾束 、绾毂 、绾约 、绾纳 、绾组 、绾结 、绾角儿 、绾错 、绾髻 、赤绳绾足
利绾名牵 、赤绳绾足
《绾》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绾会 、绾发 、绾合 、绾手 、绾握 、绾摄 、绾束 、绾毂 、绾约 、绾纳 、绾组 、绾结 、绾角儿 、绾错 、绾髻 、绾黄纡紫
《绾》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利绾名牵 、赤绳绾足
《绾》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楼揽罗绾 、毂绾 、牵绾 、钩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