藴(繁体字:藴) 拼音: yùn 注音:ㄩㄣˋ 异体字:蘊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18画 康熙字典:藴(22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1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艹 昷”
繁体部首: 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财富,多才,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AXJL 仓颉:TVFT 郑码:EZKL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4912
统一码:85f4 笔顺编号: 122554444251125221 笔顺读写:横竖竖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横横竖折竖竖横 藴的笔顺 一丨丨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yùn][《廣韻》於云切,平文,影。][《廣韻》於粉切,上吻,影。][《集韻》紆問切,去焮,影。]“蕰1”的被通假字。“宛3”的被通假字。“怨2”的被通假字。“蕴1”的繁体字。“菀3”的被通假字。
(1)积聚;蓄藏。
(2)深奥的涵义。
(3)指才能;才智。
(4)通“緼”。乱麻,可束以燃火。
(5)通“煴”。微火;无焰的火。
(6)佛教语。意为荫覆。也译作“陰”。佛经以色、受、想、行、识为“五藴”。参见“五藴”。[②][wēn][《集韻》烏昆切,平魂,影。]“蕴2”的繁体字。水草名。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縕。【玉篇】積也,聚也,蓄也。【詩·大雅】蘊隆蟲蟲。
又【檜風】我心蘊結。
又【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韻會】云:應作蘊。【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火曰蘊。【韓詩外傳】里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前漢·召信臣傳】蘊火。
又【類篇】於問切,音慍。義同。
又【韻會】與怨通。【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註】怨同蘊。
又與宛通。【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註】宛讀爲蘊。
又與縕通。【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
又【羣經音辨】紆云切,音氳。蘊淪,波也。【爾雅·釋水】小波爲淪。【註】言蘊淪。
又讀入聲。【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註】於積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揚子·方言】饒也。
collect
中藴 、义藴 、五藴 、余藴 、包藴 、发藴 、含藴 、善藴 、器藴 、奥藴 、幻藴 、幽藴 、庆藴 、底藴 、微藴 、怀藴 、意藴 、束藴 、束藴乞火 、束藴请火 、沈藴 、沦藴 、淹藴 、潜藴 、然藴火 、秘藴 、精藴 、素藴 、纷藴 、芬藴 、蒶藴 、藴奥 、藴崇 、藴慉 、藴抱 、藴椟 、藴涵 、藴积 、藴籍 、藴结 、藴蒸 、藴蓄 、藴藉 、藴藏 、藴藴 、藴藻 、藴酿 、藴隆 、贤藴 、遗藴 、韬藴 、风流藴藉
《藴》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藴借 、藴奥 、藴崇 、藴慉 、藴慳 、藴抱 、藴椟 、藴涵 、藴积 、藴籍 、藴结 、藴蒸 、藴蓄 、藴藉 、藴藏 、藴藴 、藴藻 、藴酿 、藴隆
《藴》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束藴乞火 、束藴请火 、然藴火 、风流藴借 、风流藴藉
《藴》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中藴 、义藴 、五藴 、余藴 、包藴 、发藴 、含藴 、善藴 、器藴 、奥藴 、崇藴 、幻藴 、幽藴 、庆藴 、底藴 、微藴 、怀藴 、意藴 、束藴 、柢藴 、沈藴 、沦藴 、淹藴 、潜藴 、秘藴 、精藴 、素藴 、纷藴 、芬藴 、蒶藴 、藴藴 、贤藴 、遗藴 、韬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