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衡字的意思

衡
拼音héng
注音ㄏㄥˊ
部首行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中右
笔顺ノノ丨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丶一一丨统一码8861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éng(ㄏㄥˊ)

⒈  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

⒉  称量: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⒊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衡。衡情度理。

⒋  平,对等:平衡。均衡。

⒌  指北斗星:衡汉(北斗星和银河)。

⒍  古同“横”,纵横。

汉英互译

judge、weigh、weighing apparatus

造字法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

English

measure, weigh, judge, consider

详细解释

héng

(1) ()

(2) 穿 [crossbar]

。——《·》。:“。”

。——《》。:“。”

(3) [croobar]

。——《·》。:“。”

。——《·》。:“。”

。——《···

(4) ();();()

(5) [ridgepole]。();();();()

(6) [the graduated arm of a steelyard weighing apparatus]

。——《·

(7) ();();();();()

(8) [the Hengyang]。广线广

(9) [Hengshan Mountain]。

(10) [the Hengshui River]

。——

héng

(1) [weigh;measure]

。——《·

。——《·》。:“。”

。——《·

(2) [judge;evaluate]

。——《·

(3) ();();();()

(4) [lie across]。(穿);()

(5) [disobey]。();()

(6) [select]。();();();()

héng

(1) ” [rude and unreasonable]。();(”)

(2) [traverse]

。——《广

。——《··》。:“。”

。——

。——·

(3) ();();()

(4) [fair]。();();()

(5) ”, [block]

。——《·

。——《·

。——《·

。——·

。——《·

。——《·

。——《·

。——《·

衡(繁体字:衡)   拼音: héng  注音:ㄏㄥˊ   异体字:

部首: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衡(16画)

简体部首:行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从角、从大、行声 可拆字为“行 大”

繁体部首: 行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做事能明辨是非、公之意   字体结构:左中右

五笔:TQDH   仓颉:HONKN   郑码:OIRG   中文电码:5899   区位码: 2666   四角号码: 21221

统一码:8861   笔顺编号: 3323525121134112   笔顺读写:撇撇竖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撇捺横横竖   衡的笔顺 ノノ丨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丶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héng][《廣韻》户庚切,平庚,匣。]
(1)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2)车辕前端的横木。
(3)架在屋梁或门窗上面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4)葬具,特指置放明器的木桁。
(5)横。与“縱”相对。
(6)横。横亘;横贯。
(7)指横拿着。
(8)横。横逆;违逆。
(9)战国时连横之策的省称。
(10)秤杆;秤。
(11)指称重量。
(12)平。
(13)衡量;比较。
(14)引申为抗衡;对抗。
(15)犹胜。
(16)准则;标准。
(17)古代钟顶的平处。
(18)古官名。掌保护巡守山林。
(19)古官名。掌税收。
(20)眉毛。亦称眉毛以上或眉目之间的部位。
(21)北斗七星的第五星。
(22)喻指权力中枢;权柄。
(23)古代天文仪器的部件,形如横管,用以观测日月星辰。
(24)古代用以使冠冕固着于发上的簪。
(25)古代楼殿边上的栏杆。
(26)衡山。
(27)衡水。
(28)即荇。水草名。
(29)同“蘅”。香草名。
(30)通“珩”。佩玉上部的横杠,用以系璜和冲牙。
(31)姓。汉有衡胡。见《汉书·儒林传》。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何庚切,?音行。【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前漢·律歷志】衡,平也。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荀子·禮論】衡誠懸矣,則不可欺以輕重。 
又【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傳】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漢書註】衡謂渾天儀也。 
又樓殿邊欄楯也。【前漢·袁盎傳】百金之子不騎衡。 
又勺柄,龍頭也。【周禮·冬官·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衡四寸。 
又眉目之閒也。【蔡邕·釋誨】揚衡含笑。【左思·魏都賦】盱衡而誥。 
又斗之中央也。【前漢·天文志】衡殷南斗。 
又橫也。【前漢·?法志】合縱連衡。【師古曰】戰國時,齊楚韓魏燕趙爲縱,秦國爲衡。秦地形東西橫長,故爲衡也。 
又楅衡,所以楅持牛,使不得抵觸也。【周禮·地官】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又【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 
又維持冠者曰衡。【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又掌山林者謂之衡。【周禮·天官·太宰】虞衡作山澤之材。 
又阿衡,官名。【書·太甲】惟嗣王不惠于阿衡。 
又地名。【周語】以諸侯朝于衡雝。【註】衡雝,鄭地,在今河內。 
又山名。【爾雅·釋山】江南衡。【註】南岳衡山也。 
又水名。【水經注】衡水東經阜城縣故城。 
又姓。【通志·氏族略】伊尹爲湯阿衡,子孫因以爲氏。一云魯公子衡之後,以王父字爲氏。漢有衡威、衡驃卿。 
又與蘅通,杜衡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蘭。 
又【集韻】胡盲切。與橫通。【詩·齊風】衡從其畝。【疏】衡,古通橫。 
又【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註】衡木爲門也。 
又【毛詩古音攷】音杭。《小雅》:約軧錯衡,八鸞瑲瑲。《史記·自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德盛阿衡。?叶音杭。 【說文】从角、大,从行。【韻會】俗作?,非。考證:〔【左傳·桓五年】衡紞綋綖。〕 謹照原文五年改二年。綋綖改紘綖。〔史記傳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作盛阿衡〕 謹照原文傳序改自序。作盛改德盛。

说文解字

牛觸,橫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聲。《詩》曰:“設其楅衡。”?:古文衡如此。

牛觸,橫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聲。《詩》曰:“設其楅衡。”,古文衡如此。戶庚切〖注〗,亦古文衡。

(衡)牛觸,橫大木。各本大木下有“其角”二字,今依韵會所據鍇本。按許於告字下曰:牛觸,角箸橫木所以告也。是設於角者謂之告。此云牛觸橫大木,是闌閑之謂之衡。衡與告異義,大木不可施於角,此易明者。魯頌傳曰:楅衡,設牛角以楅之也。箋云:楅衡其牛角,爲其觸觝人也。許說與毛、鄭不同。毛、鄭謂設於角,許不云設於角也。木部云:楅以木有所畐束也。亦不言角。云大木者,字從大也。古多假衡爲橫。玉人注曰:衡古文橫,假借字也。〇鄭注周禮云:楅設於角,衡設於鼻,如椵狀。楅衡爲二。許於衡不言楅,於楅不言衡,葢亦二之。从角大,行聲。戸庚切。古音在十部。詩曰:設其楅衡。詩曰當作周禮曰。

()古文衡如此。

英语翻译

measure, weigh, judge, consider

衡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héng
①<名>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车辕上的横木。《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于~也。”【又】泛指横木。《归去来兮辞》:“乃瞻~宇,载欣载奔。”
②<名>秤杆;秤。《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又】称量;比较。如“衡量”、“权衡”。
③<动>匹敌;对抗。《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不如早与之绝。”
④<形>通“横”。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击。”《过秦论》:“外连~而斗诸侯。”
【衡人】以连衡计策从事游说的人,即战国时张仪之流。
【衡宇】⒈指简陋的房屋。⒉宫室庙宇的通称。

带"衡"字的组词

三衡 、上衡 、下衡 、乡衡 、乾衡 、争衡 、从衡 、仪衡 、伉衡 、伊衡 、伊阿衡 、伪造度量衡罪 、体内平衡 、余懋衡 、供需失衡 、保衡 、修词监衡 、倚衡 、傅占衡 、冰壶玉衡 、准衡 、利衡 、制衡 、前衡 、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 、匡衡 、匡衡凿壁 、县衡 、参前倚衡 、参衡 、台衡 、司衡 、合从连衡 、品衡 、商衡周鼎 、回衡 、困心衡虑 、土衡 、均衡 、均衡器 、坑衡 、天衡 、失衡 、学衡派 、宰衡 、嵩衡 、川衡 、干衡 、平衡 、平衡力 、平衡器 、平衡常数 、平衡木 、平衡点 、平衡状态 、平衡觉 、幽衡 、度量衡 、张衡

带"衡"字的成语

冰壶玉衡 、匡衡凿壁 、参前倚衡 、合从连衡 、困心衡虑 、持衡拥璇 、掊斗折衡 、散带衡门 、望衡对宇 、权衡利弊 、权衡轻重 、盱衡厉色 、荆衡杞梓 、衡情酌理 、衡短论长 、衡石程书 、衡石量书 、衡虑困心 、衡门深巷 、衡阳雁断 、负衡据鼎 、鉴空衡平 、饮水栖衡

《衡》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衡人 、衡从 、衡仪 、衡任 、衡决 、衡准 、衡厄 、衡听 、衡命 、衡器 、衡宇 、衡定 、衡宰 、衡尺 、衡山 、衡岭 、衡岳 、衡峤 、衡峰 、衡巫 、衡巷 、衡平 、衡庐 、衡库 、衡度 、衡情酌理 、衡才 、衡扼 、衡抗 、衡撃 、衡文 、衡服 、衡木 、衡机 、衡权 、衡杓 、衡枙 、衡柄 、衡校 、衡栿 、衡桂 、衡梁 、衡梠 、衡楚 、衡樊 、衡水 、衡汉 、衡泌 、衡流 、衡游 、衡湘 、衡漳 、衡潜 、衡灊 、衡牧 、衡玑 、衡璜 、衡盖 、衡直 、衡短论长 、衡石 、衡石程书 、衡石量书 、衡立 、衡笄 、衡管 、衡緫 、衡纩 、衡纪 、衡综 、衡缩 、衡芷 、衡茅 、衡茆 、衡荜 、衡薄 、衡虑困心 、衡虚 、衡虞 、衡行 、衡言 、衡计 、衡谭 、衡轭 、衡轴 、衡轸 、衡辀 、衡辔 、衡连珠 、衡道 、衡遥石 、衡里 、衡量 、衡量(-liáng) 、衡鉴 、衡钧 、衡铨 、衡镜 、衡门 、衡门泌水 、衡门深巷 、衡门衣 、衡闱 、衡闾 、衡阎 、衡阳雁断 、衡陈 、衡陷 、衡雍 、衡雝 、衡霍 、衡颷 、衡馆 、衡鹿 、衡麓

《衡》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匡衡凿壁 、商衡周鼎 、困心衡虑 、国际收支平衡表 、均衡器 、学衡派 、平衡木 、平衡觉 、张衡(78-139) 、持衡拥璇 、散带衡门 、日居衡茅 、权衡利弊 、权衡得失 、权衡轻重 、李衡奴 、水衡钱 、盱衡厉色 、盱衡大局 、负衡据鼎 、鉴空衡平 、长衡会战 、陈衡恪(1876-1923)

《衡》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下衡 、乡衡 、亢衡 、从衡 、仪衡 、伉衡 、伊衡 、保衡 、倚衡 、冰壶玉衡 、准衡 、化学平衡 、县衡 、参前倚衡 、参衡 、台衡 、司衡 、合从连衡 、品衡 、回衡 、土衡 、均衡 、坑衡 、天衡 、失衡 、宰衡 、嵩衡 、川衡 、干衡 、平衡 、幽衡 、度量衡 、张衡 、悬衡 、扬衡 、抗衡 、持衡 、掊斗折衡 、揆衡 、提衡 、搞平衡 、敌衡 、文衡 、斗衡 、旋衡 、明文衡 、曲衡 、朝衡 、杓衡 、杜衡 、林衡 、枢衡 、栖衡 、楅衡 、水衡 、水量平衡 、热平衡 、玉衡 、玑衡 、珠衡 、瑶衡 、璇机玉衡 、璇玑玉衡 、璇衡 、生态平衡 、电离平衡 、登衡 、盱衡 、相衡 、离衡 、秉钧衡 、秤衡 、秦衡 、称衡 、窐衡 、纵衡 、综合平衡 、薛道衡 、虞衡 、蚌鹬争衡 、评衡 、负衡 、踤衡 、车衡 、轨道衡 、辐射平衡 、辰衡 、运衡 、迓衡 、还衡 、连衡 、鉴衡 、鏴衡 、钧衡 、铨衡 、错衡 、门衡 、阿衡 、陵衡 、饮水栖衡 、骑衡 、魁衡 、鸟衡 、齐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