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裾字的意思

裾
拼音
注音ㄐㄨ
部首衤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フ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统一码88FE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ū(ㄐㄨ)

⒈  衣服的大襟。

⒉  衣服的前后部分。

造字法

形声:从衤、居声

English

lapel, border of garment; skirt

详细解释

(1) [full front and back of a Chinese jacket or gown]

。——《

。——《

。——《·

(2) [tail of a robe]。()

(3) ”。 [arrogant]

。——《·

。——《·

[]。——《·》。 :“。”

裾(繁体字:裾)   拼音: jū  注音:ㄐㄨ

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裾(14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衤、居声 可拆字为“衤 居”

繁体部首: 衤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贤淑,多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PUND   仓颉:LSJR   郑码:WTEJ   中文电码:5957   区位码: 8153   四角号码: 37264

统一码:88fe   笔顺编号: 4523451312251   笔顺读写:捺折竖撇捺折横撇横竖竖折横   裾的笔顺 丶フ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jū][《廣韻》九魚切,平魚,見。]
(1)衣服的前后襟。亦泛指衣服的前后部分。
(2)帽子周围下垂的幕幂。
(3)衣服宽大。
(4)见“裾裾”。[②][jù][《集韻》居御切,去御,見。]
(1)通“倨”。傲慢。
(2)通“據”。依据。

康熙字典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爾雅·釋器】衱謂之裾。【郭註】衣後裾也。【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又居御切,與倨通。【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师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張揖註】裾,直項也。

说文解字

衣袍也。从衣居聲。讀與居同。

衣袍也。从衣居聲。讀與居同。九魚切

(裾)衣袌也。袌各本作袍。今依韵會正。上文云袌、褱也。褱物謂之袌。因之衣前䘳謂之袌。方言。襌衣有袌者。趙魏之間謂之袏衣。郭云。前施袌囊也。房報切。按前施袌囊卽謂右外䘳。方言。無袌者謂之裎衣。則今之對䘳衣。無右外䘳者也。褻衣無袌。禮服必有袌。上文之袥、衸謂無袌者。唐、宋人所謂衩衣也。公羊傳曰。反袂拭面。涕沾袍。此袍當作袌。何注曰。衣前襟也。釋器。衣皆謂之襟。衱謂之裾。衱同袷。謂交領。袌連於交領。故曰衱謂之裾。郭景純曰。衣後襟。非也。釋名裾在後之說。非是。从衣。居聲。讀與居同。从居者、中可居物也。非謂在後常見踞。九魚切。五部。

英语翻译

lapel, border of garment; skirt

裾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名>衣服的前襟。《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翳长袖。”《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

带"裾"字的组词

九霞裾 、云裾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仙裾 、修裾 、冠裾 、分裾 、前襟后裾 、前襟後裾 、华裾 、奋裾 、廉裾 、引裾 、捉裾 、曲裾 、曳裾 、曳裾王门 、浩裾 、温生絶裾 、温生绝裾 、燕裾 、牛马襟裾 、牵裾 、科头箕裾 、簪裾 、絶裾 、绝裾 、绝裾而去 、缺裾 、翠裾 、老莱裾 、联裾 、行裾 、衣裾 、衿裾 、袂裾 、裙裾 、裳裾 、裾巴 、裾拘 、裾状下摆 、裾礁 、裾裾 、裾马襟牛 、襟裾 、襟裾马牛 、襵裾 、赭裾 、连裾 、长裾 、霞裾 、马牛襟裾

带"裾"字的成语

前襟后裾 、曳裾王门 、温生绝裾 、牛马襟裾 、科头箕裾 、绝裾而去 、裾马襟牛 、襟裾马牛 、马牛襟裾

《裾》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裾巴 、裾拘 、裾状下摆 、裾礁 、裾裾 、裾马襟牛

《裾》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曳裾王门 、绝裾而去 、襟裾马牛

《裾》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九霞裾 、云裾 、仙裾 、冠裾 、分裾 、前襟后裾 、华裾 、奋裾 、廉裾 、引裾 、捉裾 、曲裾 、曳裾 、朝裾 、浩裾 、温生絶裾 、温生绝裾 、燕裾 、牛马襟裾 、牵裾 、科头箕裾 、簪裾 、絶裾 、缺裾 、翆裾 、老莱裾 、联裾 、行裾 、衣裾 、衿裾 、袂裾 、裙裾 、裳裾 、裾裾 、襒裾 、襟裾 、襵裾 、赭裾 、连裾 、长裾 、霞裾 、马牛襟裾 、鹑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