詌(繁体字:詌) 拼音: gàn 注音:ㄍㄢˋ
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詌(12画)
简体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言 甘”
繁体部首: 言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温柔,自信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YAFG 仓颉:YRTM 郑码:SEB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4670
统一码:8a4c 笔顺编号: 411125112211 笔顺读写:捺横横横竖折横横竖竖横横 詌的笔顺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丨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gàn][《集韻》古暗切,去勘,見。]
(1)口闭。
(2)通“鉗”。恶。《荀子·哀公》:“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曰:'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健,貪也;詌,亂也;口啍,誕也。”杨倞注:“《家語》作'無取鉗',王肅云:'謂妄對不謹誠者。'或曰:捷給鉗人之口者。”刘师培补释:“詌通鉗,亂也。'無取詌',即無取殘惡之人也。”一说,同“拑”。说详清郝懿行《荀子补注》。
【集韻】古暗切,音紺。口閉也。【荀子·哀公篇】無取詌詌亂也。【註】義未詳。【家語】作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