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繁体字:论) 拼音: lùn,lún 注音:ㄌㄨㄣˋ ㄌㄨㄣˊ 异体字:侖论
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論(15画)
简体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言 侖”
繁体部首: 言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清纯,魅力,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YWGA 仓颉:YROMB 郑码:SOAL 中文电码:6158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8627
统一码:8ad6 笔顺编号: 411125135125122 笔顺读写:捺横横横竖折横撇折横竖折横竖竖 論的笔顺 丶一一一丨フ一ノフ一丨フ一丨丨
汉语大字典
[①][lùn][《廣韻》盧困切,去慁,來。][《廣韻》盧昆切,平魂,來。]“论1”的繁体字。
(1)议论;分析和说明事理。
(2)衡量;评定。
(3)编次。
(4)研究。
(5)调查。
(6)推知。
(7)问,考虑。
(8)定罪。
(9)论告;弹劾。
(10)谓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等。
(11)叙说;说。
(12)言论;舆论。
(13)主张;学说;观点。
(14)相貌。
(15)凭借;倚仗。
(16)古代的一种气球。是游戏、运动用具。
(17)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
(18)泛指文章。
(19)佛教解释经义、论辩法相的书籍。梵名阿毗达摩,意为“對法”。同经、律合称“三藏”。
(20)吐蕃大臣的称号。又称论逋。例由贵族担任。后西藏仍沿用此称。
(21)姓。唐代有论钦陵。见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九。[②][lún][《廣韻》盧昆切,平魂,來。][《廣韻》力迍切,平諄,來。]“论2”的繁体字。
(1)《论语》的简称。
(2)用在大数目前,表示约数。
(3)通“掄”。选择;选拔。
(4)通“掄”。用力挥动。
(5)通“倫”。事物的条理、秩序。
(6)通“倫”。类。
(7)通“倫”。道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又【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又【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
又【增韻】紬繹討論也。【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典墳。
又【正韻】決罪曰論。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又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又姓。【唐書】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又三字姓。【金史·國語解·姓氏】烏古論曰商。
又【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言有理也。
又【禮·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論。【註】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又【玉篇】力困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困切,?崘去聲。義同。
又【正韻】辨論也。【書·周官】論道經邦。【傳】論者,講明之謂。【禮·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註】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功行封。
又叶盧健切,音練。【前漢·敘傳】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又叶聖閏切,音舜。【馮衍·顯志賦】澄德化之陵遲兮,烈?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又叶閭員切,音攣。【曹植·文帝誄】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 【字彙補】譌作?,非。
議也。从言侖聲。
議也。从言侖聲。盧昆切
(論)議也。論以侖會意。亼部曰:侖,思也。龠部曰:侖,理也。此非㒳義。思如玉部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之䚡。靈臺:於論鍾。毛曰:論,思也。此正許所本。詩於論正侖之假借。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故孔門師弟子之言謂之論語。皇侃依俗分去聲、平聲異其解,不知古無異義,亦無平、去之别也。王制:凡制五㓝,必卽天論。周易:君子以經論。中庸:經論天下之大經。皆謂言之有倫有脊者。許云:論者,議也。議者,語也。似未
。从言侖聲。當云从言侖,侖亦聲。盧昆切。十三部。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不刊之論 、宿命論 、無論 、異論 、討論 、評頭論足 、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