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謍字的意思

謍
拼音yíng
注音一ㄥˊ
部首言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笔顺丶ノノ丶丶ノノ丶丶フ丶一一一丨フ一统一码8B0D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íng(一ㄥˊ)

⒈  〔謍謍〕(苍蝇等)鸣叫的声音,如“謍謍青蝇。”

异体字

謍(繁体字:謍)   拼音: yíng  注音:一ㄥˊ

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謍(17画)

简体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瑩音() 言”

繁体部首: 言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多才,活泼,活泼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OOPY   仓颉:FFBYR   郑码:UOWS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99601

统一码:8b0d   笔顺编号: 43344334454111251   笔顺读写:捺撇撇捺捺撇撇捺捺折捺横横横竖折横   謍的笔顺 丶ノノ丶丶ノノ丶丶フ丶一一一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yíng][《廣韻》余傾切,平清,以。][《廣韻》虎横切,平庚,曉。][《廣韻》烏宏切,平耕,影。]小声。《说文·言部》:“謍,小聲也。”明赵南星《祭李子田文》:“大言雷鳴,小言蠅謍,賢者垂首,智士吞聲。”一说往来貌。[②][hōng][jiǎn][《集韻》呼宏切,平耕,曉。]大声。[《廣韻》九輦切,上獮,見。]
(1)口吃。
(2)艰涩;艰难。
(3)正直。
(4)指忠直之言。
(5)骄傲。
(6)助词。多用于句首。
(7)姓。三国魏有謇姐。见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

康熙字典

【唐韻】余傾切【集韻】維傾切,?音營。【說文】小聲也。引《詩》:謍謍靑蠅。今《小雅》本作營。 
又【玉篇】往來貌。 
又人名。與謍,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音䎕。
又【正韻】于平切,音榮。義?同。 
又【廣韻】【集韻】?烏宏切,音泓。【類篇】謍?,小聲。【馬融·長笛賦】錚鐄謍嗃。【註】字林曰:謍,小聲也。 
又【集韻】呼宏切,音轟。大聲也。【班固·西都賦】櫂女謳,鼓吹震。聲激越,謍厲天。【集韻】或作巆。 
又於莖切,音罌。怒也。與?同。

说文解字

小聲也。从言,熒省聲。《詩》曰:“謍謍青蠅。”

小聲也。从言,熒省聲。《詩》曰:“謍謍青蠅。”余傾切

(謍)小聲也。小上當奪謍謍二字。謍、小聲也。从言。熒省聲。余傾切。十一部。詩曰。謍謍青蠅。小雅文。毛詩作營營。傳曰。營營往來皃。許所偁葢三家詩也。

带"謍"字的组词

謍嗃 、謍謍

《謍》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謍嗃 、謍謍

《謍》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謍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