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诏字的意思

诏
拼音zhào
注音ㄓㄠˋ
部首讠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フフノ丨フ一统一码8BCF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诏(詔)zhào(ㄓㄠˋ)

⒈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⒉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

English

decree, proclaim; imperial decree

详细解释

zhào

(1) (。“,“)

(2) [tell;let know;inform]。

。——《

。——《·

。——》。:“。”

。——《

使使。——《·

。—— · ·

(3) ();()

(4) [instruct;admonish]

。——《·

。——《·

(5) ();();();();()

(6) [give imperial edict]

使。——《·广

。——《

。——《·

(7) ();();();()

(8) [recruit]

,…。——《

(9) ()

(10) [call in]

( )。——《·

(11) [advocate; champion; propagate]

。——

(12) [report]

。——

。——《·

。——《·

。——《·

西使。——《·

zhào

(1) [imperial edict]

。——《·

。——《·

。——·

(2) ();();();();()

(3) 西 [Zhao]

”, 。——《

(4) ()

诏(繁体字:詔)   拼音: zhào  注音:ㄓㄠˋ

部首:讠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诏(12画)

简体部首:讠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会意兼形声 可拆字为“讠 召”

繁体部首: 讠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威严、地位崇高、有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YVKG   仓颉:IVSHR   郑码:SYJ   中文电码:6096   区位码: 5815   四角号码: 37762

统一码:8bcf   笔顺编号: 4553251   笔顺读写:捺折折撇竖折横   诏的笔顺 丶フフノ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zhào][《廣韻》之少切,去笑,章。]“诏1”的繁体字。
(1)告知。
(2)教导;告誡。
(3)皇帝下达命令。
(4)引申为被皇帝任命。
(5)诏书。
(6)言。《庄子·人间世》:“若唯无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鬭其捷。”成玄英疏:“詔,言也。”一说谏诤。陈鼓应今注:“詔,崔譔本作'詻'(è),争辯、諫諍之意。”
(7)辅助。
(8)征召;召集。
(9)引申为招致,导致。
(10)文体名。
(11)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②][shào][《字彙》市召切]通“紹1”。“诏2”的繁体字。承继。

康熙字典

【廣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照。【說文】吿也。【爾雅·釋詁】導也。【註】敎導之也。【
又】勴也。【註】謂贊勉。【疏】敎導,卽贊勉也。【韻會】詔者,上下通用之義。【左傳·成二年】欒伯曰:燮之詔也。書何力之有焉。【註】吿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註】告也,助也。【莊子·盜跖篇】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如淳註】敎也。 
又【廣韻】上命也。秦漢以下,天子獨稱之。【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議命爲制,令爲詔。【前漢·周勃傳】軍中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詔。 
又【廣韻】?也。【正韻】播吿之書也。【文心雕龍】漢命有三品,三曰詔書。詔,吿也。【釋名】詔書。詔,昭也。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文中子·問易篇】程元曰:續書之有志,有詔,何謂也。文中子曰:志以成道,言以宣志,詔其見王者之志乎。 
又待詔,官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應劭註】諸以才伎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詔。【唐書·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詔。 
又蠻王曰詔。【唐書·南蠻傳】南詔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 
又【正韻】市召切,音紹。【禮·禮器】禮有?詔。【註】告道賔主者也。詔或爲紹。 
又【集韻】之遙切,照平聲。言誘也。 
又【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禮·禮器】詔侑武方。【註】詔侑或爲韶囿,武當爲無,方猶常也。 
又叶朱戍切,音注。【班固·東都賦】申舊章下明詔,命有司頒憲度。

说文解字

告也。从言从召,召亦聲。之紹切

英语翻译

decree, proclaim; imperial decree

诏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ào
①<名>皇帝的命令、文告。《陈情表》:“臣欲奉~奔驰。”
②<动>皇帝下命令。《促织》:“上大喜悦,~赐抚臣名马衣缎。”
③<动>告诉。《冯婉贞》:“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之。”
④<动>召见。《后汉书•冯衍传》:“~伊尹于亳郊兮。”
【诏狱】拘禁由皇帝下诏书逮捕犯人的地方。

带"诏"字的组词

七符六诏 、下诏 、中诏 、丹诏 、书诏 、五色诏 、优诏 、传诏 、传诏童 、先帝遗诏 、六诏 、内诏 、凤尾诏 、凤诏 、凭几之诏 、刘毅答诏 、制诏 、十行诏 、南诏 、南诏画卷 、南诏蛮 、口诏 、命诏 、哀痛诏 、哀诏 、嘉诏 、圣诏 、墨诏 、天诏 、奉诏 、宣诏 、宽诏 、密诏 、对诏 、尺诏 、山东诏 、应诏 、待诏 、待诏公车 、恩诏 、手诏 、承诏 、教诏 、明诏 、朱字诏 、条诏 、泥诏 、涣诏 、温诏 、特诏 、玉诏 、玺诏 、申诏 、睿诏 、矫诏 、科诏 、秦诏版 、答诏 、篦头待诏 、紫泥诏

带"诏"字的成语

凭几之诏 、刘毅答诏 、待诏公车

《诏》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诏举 、诏书 、诏事 、诏令 、诏体 、诏使 、诏侑 、诏册 、诏凤 、诏函 、诏制 、诏勑 、诏卷 、诏召 、诏号 、诏告 、诏命 、诏囚 、诏墨 、诏家 、诏导 、诏工 、诏征 、诏徒 、诏志 、诏恩 、诏敕 、诏文 、诏旨 、诏期 、诏条 、诏板 、诏格 、诏检 、诏榜 、诏槁 、诏檄 、诏求 、诏爵 、诏版 、诏狱 、诏用 、诏疏 、诏盟 、诏相 、诏示 、诏祝 、诏禄 、诏稿 、诏策 、诏筵 、诏纶 、诏纸 、诏草 、诏葬 、诏表 、诏言 、诏议 、诏记 、诏语 、诏诰 、诏诲 、诏谕 、诏赞 、诏赦 、诏跸 、诏辞 、诏选 、诏除 、诏音 、诏黄

《诏》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传诏童 、南诏画卷 、南诏蛮 、待诏公车 、秦诏版

《诏》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七符六诏 、下诏 、中诏 、丹凤诏 、丹诏 、书诏 、五色诏 、优诏 、传诏 、先帝遗诏 、八诏 、六诏 、内诏 、凤凰诏 、凤尾诏 、凤诏 、凭几之诏 、刘毅答诏 、制诏 、十行诏 、南诏 、口诏 、命诏 、哀痛诏 、哀诏 、嘉诏 、圣诏 、墨诏 、天诏 、奉诏 、宣诏 、宽诏 、密诏 、对诏 、尺一诏 、尺诏 、山东诏 、帛诏 、应诏 、待诏 、恩诏 、手诏 、承诏 、摈诏 、教诏 、明诏 、条诏 、泥诏 、涣诏 、温诏 、特诏 、玉诏 、玺诏 、申诏 、画诏 、睿诏 、矫诏 、科诏 、答诏 、篦头待诏 、紫泥诏 、紫诏 、纶诏 、罪己诏 、花诏 、茫诏 、草诏 、蜡诏 、衣带诏 、被诏 、裁诏 、训诏 、讲诏 、讽诏 、赉诏 、赤诏 、轮台诏 、迁诏 、还诏 、追诏 、遗诏 、金花诏 、钦诏 、银诏 、阁诏 、青诏 、预诏 、飞诏 、鸾诏 、黄素诏